摘要:然而,身爲編劇的她,卻無意中穿越到了劇本里,成爲了原本活不過三集的炮灰女配陳芊芊。沒成想,他卻陰差陽錯地被花垣城三城主陳芊芊給“截胡”搶親。

文/Nico

古裝甜寵劇,向來都是爆款製造機。

從《太子妃升職記》、《雙世寵妃》到《宸汐緣》、《錦衣之下》,幾乎每一次,都能穩準狠地扣住觀衆神經,製造出大型“真香”現場。

只要劇情合理、甜度給足、顏值在線,一般都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

臨近夏季,不少甜寵劇紛紛上線。

其中,古裝甜寵劇《傳聞中的陳芊芊》和都市甜寵劇《韞色過濃》最爲引人注目。

無獨有偶,這兩部劇還由同一位男演員——丁禹兮領銜主演。

在剛剛完結的《清平樂》裏,丁禹兮還客串了蘇軾一角。

這兩部熱播的甜寵劇故事框架不同,單就設定與口碑來看,《傳聞中的陳芊芊》(以下簡稱《陳芊芊》)顯然更勝一籌。

《陳芊芊》一共24集,目前更新10集,豆瓣評分7.7,整體質量比較在線。

而且,與網文改編的《韞色過濃》相比,《陳芊芊》最突出的亮點,在其劇本的原創性。

對目前IP改編、翻拍成風的影視大環境來說,這種原創劇本,顯得尤爲難得。

一如編劇南鎮所說:“逆着IP熱潮作原創劇本,太南了……”

劇中,與丁禹兮搭檔的,是前不久剛剛主演過《三千鴉殺》的趙露思,也是近年甜寵網劇的標配女主角之一。

《陳芊芊》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擬世界。

這個世界裏,由兩座城池構成——花垣城和玄虎城。

花垣城以女爲尊,由女性當家;玄虎城以男爲尊,由男性當家。

兩城素來不和。

玄虎城的少城主韓爍因一次戰敗淪爲犧牲品,被送往花垣城和親求好。

韓爍表面求好,實際心機深重,想要搶奪花垣城的祕寶龍骨來治癒心疾,並打算裏應外合拿下花垣城。

爲了達成這個目的,他設計了一場英雄救美的戲碼,想要趁機接近有望成爲下一任花垣城城主的二公主。

沒成想,他卻陰差陽錯地被花垣城三城主陳芊芊給“截胡”搶親。

而且對方一開口,就是虎狼之詞:“你就是那個來我們花垣城入贅的韓爍啊,小模樣長得還挺標緻,把他洗乾淨,今晚送到我府上。”

一段陰差陽錯的孽緣,就此開啓……

劇情進行到這裏,基本交代了背景,還沒有正式展開。

有意思的是,上述劇情只是編劇陳小千正在編寫的一部新劇。

按照她的計劃,她準備在第三集讓三公主陳芊芊中毒酒身亡,然後以二公主和韓爍的愛恨情仇作爲主線,來繼續編寫這個故事。

然而,身爲編劇的她,卻無意中穿越到了劇本里,成爲了原本活不過三集的炮灰女配陳芊芊。

於是,作爲編劇的她,開始利用全知視角逆襲改命,與犬系腹黑的男主韓爍展開了一段逗趣又暖萌的愛情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在人設方面處理的非常精準,女主是沙雕俏公主,男主是忠犬小傲嬌,就連一衆跟班、配角,也都有着明確的人設定位,要麼話癆,要麼蠢萌,要麼英武,要麼柔弱。

不呆板,也不臉譜化。

就整體來看,《陳芊芊》的劇作設定並不新鮮。

畢竟,類似“女配穿書”這樣的設定,在女頻爽文中一直佔有一席之地。

這種設定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主要脫胎於讀者的閱讀需求——

看厭了主角掌控一切的他們,想要多角度地去探知配角的故事。

而配角的逆襲,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我們普通人嚮往逆天改命、實現自我的深層渴望,具有明顯的爽文意味。

儘管這種設定在網絡小說中已經流行多年,但創作成影視作品問世的,目前還只有極少數。

比如,前兩年風靡一時的泰劇《天生一對》,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部。

劇中,心地善良的考古系女生陰差陽錯下穿越到古代,成爲了心地歹毒的千金小姐,由此上演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搞笑鬧劇。

《天生一對》

除設定新穎之外,輕鬆搞笑的氛圍、梗料十足的臺詞,同樣也構成了《陳芊芊》引人注目的另一大特點。

劇中不少臺詞,都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孩子不是你的沒關係,媳婦兒是你的呀”。

比如,“(強扭的瓜)甜不甜要啃一口才知道”。

又比如,“甲方要求的,帶資進組的,要求多活兩集”。

這些臺詞梗,基本都建立在人們的常規認識上,要麼通過打破常規來製造笑料,要麼通過吐槽常規來貢獻笑料。

不但有腦洞,而且還敢自黑,可謂笑果十足,新意滿滿。

最有意思的在於,劇中故事,全都發生在一個“以女爲尊”性別語境下。

很多臺詞初看沙雕,細品都帶有濃烈的反諷意味:

“請問撒嬌的男人最好命嗎?”

“學什麼彈琴,都是用來勾引女人的下賤手段!”

“我們女人跪天跪地跪父母絕不能跪相公!”

“保準能生個女兒來!你也不用受你那惡婆婆的氣了。”

將這些原本歧視女性的話術根植到男性身上,聽起來既荒誕又諷刺。

花垣城的男子,只要穿的稍微暴露一些,就會被人說成是傷風敗俗,不知檢點。現實世界裏,女性最常遭遇的“蕩婦羞辱”,在劇中全都變成了“蕩夫羞辱”。

看起來,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將這些探討性別歧視的嚴肅話題縫合到劇中,《陳芊芊》不但不會給人帶來絲毫不適,反而還可以用詼諧的方式作出正向的文化輸出,讓人若有所思。

說到底,這部劇真正所探討的,其實不是女尊,也不是男尊,而是男女平等。

編劇陳小千創作該劇,原本是爲了突出男尊少主與女尊少主之間的相愛相殺。

但劇本交上去後,片方請來的男主角(即現代版男主)卻認爲該劇邏輯不通,存在致命漏洞:“劇本里的女權主義跟你所抨擊的男權沒有什麼不同。你所向往的平等不是真的平等。”

從這個觀點出發,男主角給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相愛應該是以平等爲前提。”

帶着這樣的疑問,女主經穿越變成陳芊芊,開始在自己的劇本里以嶄新的性別視角去尋找愛、發現愛、學會愛。

除了探討性別問題之外,《陳芊芊》還對行業亂象,予以自黑式的挖苦。

爲了自救保命,陳芊芊不得不向三位話本先生(編劇)尋求幫助,一起集思廣益探討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結果,這三位話本先生卻思維呆滯、言語籠統,只會照本宣科地總結三大劇作法則——劇情節奏要穩,戲劇矛盾要準,多餘支線劇情下手要狠。

話裏話外,他們所提出的建議,全都刻板生硬,頑固不化。

於無形之中,諷刺了當下劇本創作的僵化模式。

甚至自帶官方吐槽:“你不殺人寫不了戲啊!”

不過,該劇倒也並非十全十美。

從第6集往後,它已經明顯顯露出了一些崩壞的勢頭。

很多主打歡喜冤家的甜劇,都難免陷入這樣的誤區:一旦一方徹底淪陷,劇情就會整體走低,圍繞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而展開。

《陳芊芊》同樣也不例外。

該劇原本憑題材和新意取勝,但自從男主全身心地戀上女主之後,原本腹黑人設的男主,就瞬間優勢全無,變成了傻里傻氣的戀愛腦。

因爲失去了最大的矛盾點,所以它的緊張氛圍和劇情張力全都整體下滑,成了爭風喫醋的單薄的甜。

而僅靠這種撒糖式的甜來支撐全劇,又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但願接下來,編劇能夠自圓其說,用更大的矛盾衝突,將整部劇重新拉回到之前的水平線上。

個人感覺,如果你對劇集沒有太多要求,只是單純想找一部下飯劇,那麼《傳聞中的陳芊芊》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畢竟,它設定不落俗套,情節帶梗好笑,CP好磕、人設明確,與當下其他國產甜寵劇相比,還是具有明顯優勢的。

現在上車,絕對不虧!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Ifeng電影。想看深度報道,請微信搜索“Ifeng電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