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說的就是家裏的老人比較有經驗,而剛做父母的寶爸寶媽們,雖然也是心疼孩子,但是經驗畢竟不足。而且大人和孩子身體情況以及耐受能力是不同的,如果用自己的思維來思考孩子,很容易就進了誤區。

即使是寶媽們在生孩子之前,就“飽覽羣書”,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真正要做的時候就發現很多方面是書上沒有涉及的。而我這時候寶媽再想當然,很有可能就會出錯,而下面這四個育兒雷區你都知道嗎?

1,孩子蓋太多

給孩子包身體或者是穿衣服,很多寶媽都是像不要讓孩子凍着的方向走的,給孩子穿的多多的,害怕孩子生病。而且看起來寶寶就是小小的一隻,粉粉嫩嫩,皮膚都還沒長好,肯定是怕冷。

但實際上孩子雖然皮膚比較敏感,但是孩子的毛囊實際上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這時候給孩子蓋的太厚,反而會讓孩子得捂熱病。

而且即使孩子已經長大一些了,如果穿得太多,或者蓋得太厚,會讓孩子出很多的汗,皮膚浸泡在汗液裏,很容易得皮膚病。孩子的皮膚出了問題,外在保護膜就少了一層,反而會容易生病。

改變方法:如果不知道孩子穿多少,可以觀察孩子的皮膚狀況,如果孩子的小臉發紅,煩躁不安,那大多是孩子捂的太熱了。而且新手寶媽還可以摸孩子的後頸,如果沒有出汗,溫度適宜,就說明穿的不厚。

2,洗澡太多

說完上邊的出汗的問題,那下面我們就說說洗澡的問題吧!很多家長都感覺孩子既然皮膚那麼嬌嫩,那時常的護理,可是少不了。所以說就喜歡給孩子勤洗澡,一不小心洗澡的次數就多了。

而孩子也是有苦難開口,在媽媽手底下又是搓又是揉。但實際上給孩子洗澡的次數不應該太多,尤其是使用一些沐浴露之類的化學用品,洗澡速速過多的話,會破壞孩子新長出來的角質層。

改變方法:如果寶寶真的是不舒服,或者是出汗多,媽媽可以針對出汗部位,比如腋下和屁屁,用清水輕輕的洗。或者是勤給孩子換衣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洗澡的次數。

3,提前訓練孩子不穿尿不溼

很多家長感覺孩子越早的說話,或者是越早的能控制住上廁所,這是聰明的表現,而如果孩子比別的寶寶晚,就會感覺很心急。有些家長甚至在寶寶剛滿一歲的時候就有意識的想讓孩子摘掉尿不溼。

但實際上這是不對,因爲寶寶什麼時候摘尿不溼,什麼時候能控制住尿尿,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生理因素的影響。像一些媽媽在滿一歲的時候就訓練孩子,實際上是很不科學的,因爲孩子等到一歲半,也就是18個月之後,纔會有自己尿尿和拉粑粑的意識。

而在這之前,你再訓練也是不行的,尤其是像老一輩人訓練孩子就是把屎把尿,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脫肛。

改變方法:這孩子有意識到自己拉粑粑,並且在自己排泄的時候會給你反應,這個時候再開始合理的訓練孩子。或者說不能算是訓練,只能說提醒孩子在有想上廁所的意識時,到固定的地方上廁所。

4,讓寶寶睡在中間

很多家長和寶寶都習慣了睡在一張牀,而且還喜歡讓孩子睡在自己和老公中間,這樣感覺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有沒有給孩子安全感,我不確定,但我肯定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爲家長本來呼出的濁氣,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呼吸,讓孩子睡在中間,簡直就是父母雙方再給孩子搶空氣。

而且有些家長睡覺比孩子還不老實,讓孩子睡在中間,萬一有一方睡覺的時候壓着孩子,那後果就是非常嚴重。

改變方法:父母如果害怕孩子沒安全感,或者害怕孩子半夜有蹬被子的情況自己會察覺不到,可以加快一下牀的寬度,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在有圍欄的那邊。睡在父母旁邊,而又和父母有一定的距離。

這種方法既保證了孩子安全,又可以讓父母時刻的照顧到孩子,可是筆讓孩子睡在父母中間要好得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