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美元匯率,以至於雖然《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雖然美國也不再以美元固定官價承諾兌換黃金,但此時的美元依然具有與黃金類似的保值屬性,只是美元的供給數量越來越多,對黃金這個“天然貨幣”呈現長期的貶值趨勢,但美元對其他貨卻幣依然具有極強的升值特性,持有美元依然被各國認爲是最安全的資產。所以,現在的美元不再是安全資產,或許只是推高美國國內通脹水平和國際商品價格的貨幣工具,但從國際儲備和安全資產配置上看,美元不再是危機時刻的最優選擇。

自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爲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之後,美元就真正的成爲了黃金替代品,被全世界各國擴大儲備,並普遍應用於國際間的資金結算。直到1971年的美國單方面停止了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之後,美元才與黃金脫鉤,開始了它的無限期貶值趨勢。

1976年,“牙買加協議”的簽訂,徹底廢除了黃金官價,自由浮動匯率時代開啓。最初人們並不相信信用貨幣,因此很快製造了一輪黃金牛市,以至於國際金價在1980年創出每盎司850美元的歷史性天價。而9年前的1971年時,黃金還是官價每盎司35美元。

在此期間,美元指數雖然是明顯走低,但顯然不如黃金價格上漲的那麼猛烈,即使當時的美國也遭遇了罕見的惡性通脹,通脹率一度高達15%,但同期的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平衡與美元的匯率關係,甚至在浮動匯率的刺激,爲積極儲備美元,反而調降本幣匯率,成爲了國際美元的需求者。

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美元匯率,以至於雖然《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雖然美國也不再以美元固定官價承諾兌換黃金,但此時的美元依然具有與黃金類似的保值屬性,只是美元的供給數量越來越多,對黃金這個“天然貨幣”呈現長期的貶值趨勢,但美元對其他貨卻幣依然具有極強的升值特性,持有美元依然被各國認爲是最安全的資產。

回顧歷史,美元經歷了1999年的歐元統一貨幣發行,經歷了2001年的“911事件”,經歷了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每一次“大事件”都沒能撼動美元的國際霸主地位,而在“大事件”的修復過程中,美元又都能轉危爲安,甚至受到世界各國的進一步追捧,從而增強着它的國際霸主地位。

但這一樣好像有些不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疊加着短期石油需求危機,美國股市10年大牛市突然崩潰,全球航空通行無限期中斷,各國商業零售、餐飲消費和跨境旅遊遭遇嚴重打擊。全球性的疫情防控雖然需要更多國際合作,但首先還是要“各自爲政”,控制好本國境內疫情發展。因此,這一次全球性危機,各國不是爭相買入美元避險保值,反而是爭相拋售美元和美元資產,回撤國際資本以挽救本國經濟。

英國媒體統計,僅3月份,就有24個國家在高位減持美債2257億美元,加上美股拋售和撤資等,流出美國資產市場的外資規模就達到了5452億美元。而實際上,自3月初開始,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就在努力向市場無限制投放美元,以阻止美國股市的持續下跌。

截至5月16日,美國國債務已經突破25萬億美元,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也增至創紀錄的6.98萬億美元。而就在3月末時,美國國債規模還只有23.7萬億美元,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也只有4.22萬億美元。如此看,美國如此瘋狂的“印鈔”,顯然是美國自己在接手國際投資者拋售的美債和美元資產。

美國,在這次全球疫情的危機時刻,再次超大規模的使用了“印錢”的戰術,只是這一次國際投資者也紛紛拋售美元和美國資產,與歷史上的每次接盤搶購美元和美國資產是大相徑庭的。

因此,在美國國內,美元是充裕的,或許能減緩美股大跌對整個美國經濟的二次衝擊,但停滯的實體經濟不可能支撐美股重新回到牛市上漲趨勢中。而在國際上,美元同樣非常充裕,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暫時減少,會壓低多邊貿易和國際結算對美元的需求,同樣造成美元的短期過剩。所以,現在的美元不再是安全資產,或許只是推高美國國內通脹水平和國際商品價格的貨幣工具,但從國際儲備和安全資產配置上看,美元不再是危機時刻的最優選擇。

更多獨家分析,請關注肖磊看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