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記者從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瞭解到,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帶來了《關於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西部鄉村小學英語教學及師資的建議》等三份提案。

俞敏洪提到,據《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2017年義務教育在校生數達1.45億人。其中,城區爲5029.43萬人,鎮區爲6087.56萬人,鄉村爲3418.77萬人。義務教育在校生2/3在縣域以下,農村仍然是中國義務教育的重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外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英語是外語課程中的主要語種之一。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也指出,全國城市、縣城、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爲三年級。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小學英語的教學方式。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充分利用遠距離教學手段和英語教學音像資源,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對於鄉村地區的小學來說,日常開展英語教學並不容易實現。根據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在2020年3月針對青海、甘肅、寧夏、貴州、湖南、四川、雲南、廣西、新疆等全國20個省份的部分鄉村小學英語教師所做的問卷調查,俞敏洪認爲目前鄉村小學英語教育普遍存在以下三個問題:師資匱乏且穩定性不足;教師工作壓力較大,業務提升機會欠缺;鄉村教師生活面臨實際困難。

第一,師資匱乏且穩定性不足。通過對全國500多所鄉村小學(鄉鎮中心校40%,村完小38.2%,縣城小學14.8%,教學點7%)的調研,英語學科師生比均值爲1:227,有的學校甚至達到了1:2400,師資嚴重匱乏。英語任課老師20歲—30歲佔67.5%,31歲—40歲佔24.3%,教齡1-5年的老師佔比69%,10年以上教齡的老師僅佔不到20%,鄉村英語教師隊伍普遍爲年輕、教齡短的新老師,職業經驗和穩定性相對欠缺。

第二,教師工作壓力較大,業務提升機會欠缺。英語教師數量不足導致一人承擔多個年級的教研、課堂教學和作業批改,有的老師還兼任班主任或其他科目任課教師。62%受訪鄉村英語老師每週工作時長爲8-10小時,10小時以上的佔14%。55.5%表示工作壓力比較大,19.8%表示壓力很大。業務提升乏力也是英語老師普遍反映的問題。71%受訪者表示,學校教學任務重,沒時間參加培訓,47.8%受訪者認爲,培訓會帶來啓發,但工作中用不上,理論多實踐少。

第三,鄉村老師生活面臨實際困難。受訪鄉村教師中女性佔比92.3%,由於學校距離縣城普遍較遠,且日常工作繁重,夫妻分居、無法照顧老人和孩子也成爲影響職業穩定性的重要原因。此外,81.8%受訪者表示,收入與當地公務員相比偏低,45.8%受訪者從來沒有享受過定期免費體檢。

爲了穩定鄉村英語教師隊伍,提升鄉村英語教育質量,爲農村學生後續學習打好基礎,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俞敏洪特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利用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雙師直播課堂”等遠程教學,打破空間壁壘,讓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共享,同時緩解鄉村地區英語師資匱乏、工作壓力過大、提升機會欠缺的現狀。現在只要有穩定的網絡傳輸和基本的電子設備,山區的學生就可以在教室裏聽到北京、上海等地的老師帶來的直播課,即時互動和交流。鄉村老師也可以與城市裏的教師同步教研、備課,實時觀摩經驗豐富的老師如何組織課堂、設計互動、講解知識點,在工作中提升業務水平。當地學校和教育局提升教師管理和培養,加強英語教學意識,縣域教育一盤棋,教師離崗不離人,全方位提升鄉村教育的整體面貌和質量。

第二,繼續提升鄉村教師待遇,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近年來,鄉村教師待遇、生活補助覆蓋率和金額逐年提升,《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顯示,縣城、鎮、鄉、村屯小學高級教師每月實發工資分別爲3461.9、4317.9、4289.2、4511.1元。2017年鄉村教師生活補助首次實現了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的全覆蓋,其中鄉村學校和教師覆蓋率分別爲97.37%和96.41%。建議進一步加強鄉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繼續提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鄉村青年教師傾斜;關心鄉村教師工作生活,豐富精神文化活動,鞏固鄉村教師隊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