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會代表表示,線路成熟、交通便捷、文化相通,多年來,江漢平原各城市都在文旅領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江漢旅遊聯盟成立順勢而爲,必將會帶動5個城市的旅遊市場和文旅產業復甦升溫。專家代表們圍繞文化資源、文旅融合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多個方面暢所欲言,爲5市旅遊市場復甦和文旅產業重振給出意見。

(記者 黃思明)初夏的陽光承載着新的希望。5月19日,在第10箇中國旅遊日,江漢旅遊聯盟在古城荊州成立。

荊州、荊門、仙桃、潛江和天門5個城市的專家學者和政企代表們齊聚荊州,舉行江漢旅遊聯盟論壇,共論旅遊市場信心重振和文旅產業振興。

“楚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在荊州古城交相輝映。”

“荊門將依託歷史文化、生態康養、航空運動三個特色鮮明的文旅產業,打造文化旅遊目的地。”

“仙桃擁有三張名片,四條旅遊帶,五個億元項目。”

“潛江是曹禺故鄉,也是候鳥天堂,小龍蝦味美,水鄉秀美。”

“天門是水鄉園林城,是僑鄉、棉鄉、狀元之鄉、蒸菜之鄉,更是陸羽故鄉。”

高峯論壇現場,5市代表們說家鄉、贊家鄉,通過歷史典故、歷史人物、當地美食展現“自家”的文化旅遊資源稟賦和近年來文旅產業發展碩果。

大屏幕上,精美的旅遊風光片和富有未來感的旅遊規劃圖,吸引了與會者的目光,更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思考:面對優質的資源稟賦,江漢平原旅遊市場如何加快升溫,文旅產業如何重振?

“抱團取暖!”

專家代表們圍繞文化資源、文旅融合和基礎設施配套等多個方面暢所欲言,爲5市旅遊市場復甦和文旅產業重振給出意見。

文化是魂,旅遊是體。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更是與會嘉賓不謀而合的共識。

“文化和旅遊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就相生相伴、密不可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也大有可爲。”荊州旅遊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勇以《守文旅初心擔振興使命》爲題,在發言中對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作了深刻闡述。他表示,文旅產業作爲朝陽產業的發展趨勢未變。江漢平原五地市地緣相連,人文相親,利益相關,要以市場爲導向,挖掘遊客需求,豐富產品供給,強化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抱團取暖,拉動內需。


面對5個城市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歷史,長江大學教授孟修祥梳理出城市在地域空間和人文歷史方面的共同點,提出要講好荊州關羽、潛江曹禺、荊門陸羽等名人故事,重構文化景觀、重整歷史文化圈、重塑歷史人物羣像,打造江漢旅遊共同體。

激揚的思緒頻繁閃現,思想的火花不斷碰撞。

深挖旅遊資源,加強文旅融合,最終是爲了打造“叫得響”“立得住”的旅遊品牌。如何走好5市旅遊聯合推廣之路,也是本次大會的題中之義。

江漢旅遊年卡應運而生。整合“打包”多地景區,面向5市市民釋放旅遊惠民紅利,從而做到資源互享、品牌互推、市場互動、遊客互送。


“要放大江漢旅遊年卡效應,構建江漢旅遊協同機制,不斷整合設計新的旅遊產品。”荊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肖雲林表示,下一步,還可以將荊門愛飛客極客樂園、仙桃生態運動城、松滋汽車露營等文體景區進行整合提升,不斷豐富年卡內容,合力打造湖北旅遊新品牌。

與會代表表示,線路成熟、交通便捷、文化相通,多年來,江漢平原各城市都在文旅領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江漢旅遊聯盟成立順勢而爲,必將會帶動5個城市的旅遊市場和文旅產業復甦升溫。

江漢旅遊論壇猶如初夏的陽光,拂綠江漢沿線。5市在求同存異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交融共存,共同構建江漢平原文化和旅遊合作新格局,爲全省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