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北汽董事長徐和誼:“疫情提醒我們,整車產業鏈國產化很重要”

每經記者 蘧毛毛 

“作爲汽車行業的‘老兵’,我的提案肯定還是放在汽車上。”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

2020年兩會已拉開帷幕。在今年兩會上,徐和誼提出了《以汽車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和《以產融結合新模式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行穩致遠》兩項提案,均圍繞汽車領域展開。

事實上,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汽車行業產銷兩端均受到很大影響,行業發展亟需更多政策幫助。“對於汽車工業來說,本次疫情爆發於汽車行業深度調整的平臺期,這種疊加影響對行業的穩定發展以及轉型升級產生了巨大沖擊。同時也給車企休養生息、思考發展,提供了一個空檔期。”徐和誼認爲。

疫情發生之後,北汽集團在推動復工復產的同時,也在從危機中尋找機會。據瞭解,北汽集團自主品牌體系調整已經接近尾聲,形成了“高、新、特”的品牌結構。目前,在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戰略的支撐下,北汽集團的發展給市場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間。

動力電池產業鏈亟待激活

在提案中,徐和誼呼籲,汽車在智慧城市“新基建”中具有越來越多的新功能。汽車可以是智慧交通網的終端平臺、電力互聯網的儲能平臺以及智慧生活的連接平臺等。鑑於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與汽車產業的全新發展,有必要融合汽車、人工智能與城市發展,把汽車產業打造成現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爲智能城市的AI細胞。

“着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努力探索超大城市是現代化治理的新路子。國家發改委也提出要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形成融合基礎設施,發力‘新基建’。”徐和誼表示。

爲此,徐和誼建議:一、革新汽車產業頂層設計思路,加大對新型汽車產業的支持;二、聯合高科技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建設城市大腦;三、引導的同時監管智能共享汽車發展;四、引導跨產業合作,規範跨產業數據應用。

此外,在另一項提案中,徐和誼就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據瞭解,2019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行業深度調整、補貼政策退坡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遭受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2019年全年產銷量出現了近十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進入2020年,在疫情衝擊的疊加影響下,包括動力電池、零部件、整車企業在內的整個產業鏈持續承壓。與整體車市相比,新能源汽車市場略顯弱勢,產銷量仍延續負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萬輛和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1%和26.5%。

徐和誼認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成本拐點尚未到來,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存在着市場驅動力暫且乏力、產業鏈風險持續攀升的客觀形勢,以及傳統補貼模式退坡造成產業驅動斷檔,購置成本高、使用不便仍制約市場成熟等突出問題。

在徐和誼看來,當前亟需通過產融結合新模式,對動力電池的全生命週期成本和價值進行重構優化,從而真正激活電池產業鏈。“在解決當前電池成本過高、消費市場疲軟等關鍵難點的同時,也能夠爲加速動力電池產業閉環發展、迎接能源革命打下堅實基礎。”徐和誼說。

爲此,徐和誼分別從動力電池產業引導基金、動力電池產業鏈等方面提出建議:希望政府主導創建動力電池產業引導基金,對全產業鏈進行創新金融支持,統籌和放大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價值;建議加快綠色金融一攬子工具在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創新應用,以產融創新結合爲產業鏈賦能。除此之外,徐和誼還在汽車金融層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爲可加大汽車金融在消費、使用、服務等環節的推廣力度,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

重視整車產業鏈國產化

除了兩會提案,徐和誼還談到了北汽集團此次抗“疫”的諸多經驗和感想。

據徐和誼介紹,疫情發生之後,北汽集團成爲了第一批行動起來的車企之一。在大年初二,北汽集團就召開了2020年第三次總經理辦公會,對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進行部署、落實,要求各單位一把手掛帥、責任到人、嚴格考覈。2月10日,北汽集團已經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基於北汽集團的快速響應,今年一季度,北汽集團“穩住了陣腳”。

“今年一季度,北汽集團銷量跑贏大盤10個百分點,作爲北京市屬最大國企,爲北京市經濟起到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徐和誼稱。

在北汽集團的下屬企業中,有兩家公司創造了行業內“雙第一”的成績:北汽福田是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復工復產的整車企業,北京奔馳是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復工復產的整車合資企業。不過,這兩家企業在復工階段前期,都遭遇了供應鏈斷裂的挑戰。爲能夠保證正常生產,在非常時期,北汽福田對供應商績效進行了嚴肅考評,對影響訂單的供應商按照福田汽車集團制度加倍考覈;北京奔馳也緊急發函請求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政府特批供應商提前復工。

“疫情期間,全球生產及產業鏈出現缺口,國際零部件渠道的中斷,不僅直接衝擊整車廠,同時也給國產供應商的海外二級供應商帶來風險。此次全球疫情暴發造成的零部件斷供風險,讓我們更加明晰推進整車產業鏈國產化的重要性。”徐和誼表示。

困境之下也蘊藏着新機遇。受疫情影響,汽車行業銷售、服務和營銷加速向數字化轉型。同時,消費者對於安全出行和健康服務的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北汽集團推出了車規級CN95空氣濾芯、搭載智能健康座艙的BEIJING汽車等多款產品,同時推動營銷數字化轉型。徐和誼分析稱:“車企必須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一方面,必須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還要運用好直播平臺、全民帶貨等新模式。”

“雙輪驅動”加速轉型

除了在疫情之下尋找機會,近幾年來,北汽集團也在一直思考如何加快轉型。

相比起合資板塊,北汽自主板塊發展相對薄弱。爲了重振自主板塊,2018年6月,徐和誼曾提出,北汽集團將全面推進“高新特”戰略,產業、產品以及產業鏈全面升級。隨後,北汽集團在該戰略下進行了一系列結構調整和資源重組。特別是在2019年,北汽集團的調整步伐加快。

2019年10月15日,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共同推出BEIJING品牌。在推出新品牌BEIJING的同時,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也從營銷體系進行整合,併成立了北汽營銷業務委員會。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整,北汽集團自主品牌格局逐漸形成,由ARCFOX、BEIJING、北京分別對應“高、新、特”三大戰略。

進入2020年,北汽集團的調整仍在繼續。5月15日,BEIJING品牌方面宣佈北汽營銷業務委員會正式實體化爲北京汽車藍谷營銷服務有限公司。爲了強化品牌認知,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良性互動,“BEIJING品牌”正式定名爲“BEIJING汽車”,BEIJING汽車旗下產品將採用英文BEIJING LOGO。

據徐和誼介紹,接下來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戰略是支撐北汽集團發展的重點舉措。“我們能夠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新能源與智能網聯已經成爲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北汽集團也正在‘高、新、特’戰略的指引下,加快推進全面‘雙輪驅動’發展,從技術到產品、從生態到體系全面轉型。”徐和誼表示。

據瞭解,在智能網聯方面,北汽集團已經發布了“海豚+”戰略以及“達爾文”系統,爲旗下公司提供智能網聯解決方案;在全面新能源化方面,北汽集團將以“BEIJING汽車”品牌煥新發布爲契機,加快全系車型的新能源化轉型和產品品質提升,同時圍繞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ARCFOX向上破局。

事實上,此次徐和誼的兩會提案也是圍繞着汽車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紓困來提出建議,與北汽集團“雙輪驅動”戰略思考相契合。

“2020年,北汽集團將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按計劃完成全年發展目標,在‘高、新、特’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徐和誼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