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原名李家莊,隸屬固隆西南,名不見經傳,靜靜地臥在黃龍山下,數百年,不驚動風,不驚動雨,百餘口人,百畝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依黃龍山爲屏的李莊,四周毗鄰多爲自然莊,北有崔莊、孟莊、東山上,東邊一嶺之隔有陡底溝、鄭陽莊、紅旗山,西邊翻嶺而過是張莊、燕溝、魏家莊,南邊爲村,即東四候、西四侯、南四候,依村建制,西四候南四候統稱西南村,李莊歷史上也爲“北四候”所轄。農村大集體時,方便管理,李莊劃歸西南,依河爲界,建制八隊、九隊。

莊中小河流水潺潺,精澈透明;兩眼石井不知深淺,泉水四季常滿,清醇香甜;泉水河水源於黃龍山底。百畝耕地皆爲山嶺坡地,戲稱“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坡路上盡是搓腳仔,料姜蛋,人畜行走,一不小心就是四腳朝天,世代耕種靠膀扛肩挑,春耕秋殺地,地裏抱出的料姜蛋一堆堆,一窩窩,真是石頭縫裏種莊稼。夏收季節,遠看東坡一坡黃燦燦,似麥浪滾滾,涉是好看;近看油蜒虼條地疊在一起,乾癟的麥穗,瘦骨嶙峋的麥杆,乾渴的地皮,哪有收成?八隊地勢稍爲平緩,但耕種也得上坡下坡,前圪梁、山神廟,先上後下到陡溝,喫水澆灌一條大坡幾里地。只有那七溝盪漾的蘆葦瀟瀟灑灑,吹笙嗚笛,低聲吟唱。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這地薄莊窮無資源,代代生存靠耕種的地方,也有着她與衆不同的靚麗。春天,滿坡滿溝的杏花、桃花、梨花、蘋果花,你爭我搶,你方唱罷我登場;不爲爭豔的核桃樹、柿樹、軟棗樹,也不示弱,努力向人們彰顯她的魅力;令人生畏的圪針樹,不甘於種地人的鋤頭之下,只爲那秋日裏的紅瑪瑙;還有那默默無聞的野花,一輩子不聲不響,甘做他人嫁衣,只爲裝扮春天。

麥收時節,早熟的杏業已成熟,充當人們勞動之餘的營養補充,滿足人們飢腸轆轆的肚皮;接着是桃、梨、花紅、小蘋果等。秋天一樹又一樹柿子、軟棗,有紅柿、水柿、小柿、水沙紅、饃饃柿等,樹樹都是紅豔豔,做成柿餅,削成圪蓮,曬了柿皮,陪伴着人們過完這漫長的一冬。

勤勞的父輩們不甘於貧窮的困擾,上世紀六丶七十年代,人們開始栽桑養蠶,修橋築路,引水灌溉。埌埌桑樹鬱鬱蔥蔥,蠶肥繭厚。在西南村黨支部統一協調下,山神圪梁挖了人工水池,河邊打了機井,河上游修造了幸福水庫,如今屹立在小河上,連接河東西兩岸的幸福大橋也修建於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偏遠山村也初步有了機械化,30拖拉機開進了田間地頭。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全國各地,也吹進了這山山窪窪,土地承包下戶,結束了呆板的集體生產。李莊人的思想解放了,也有了經濟頭腦,不再拘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紛紛走出家門,走向大千世界。

計劃生育政策實施,莊上人口減少,原有的複式小學撤併了,年輕人外出打工掙錢。近幾年退耕還林,緊挨黃龍山的李莊大部分土地都退耕還林了,所剩耕地微乎其微,莊上人有的搬進了城,有的住進了村。現莊上居住的大都爲上了年歲老年人,不到二十個。

喧鬧了數百年的村莊頓時安靜了,牛哞,羊咩,驢吼,馬嘶,雞鳴,狗吠,老隊長的口哨聲……一切都成爲遙遠的記憶,是孩子們故事裏的童話。因無人關注,似乎樹上的鳥叫聲也少了,小河前些年乾涸了,夏季也沒有如潮的蛙聲,只有那知了,在悶熱夏季竭盡全力地一聲聲喊着“知了,知了……”。

2018年春天,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李莊人孟目鳥隨夫在外,多年居住太原,退休後回到老家,孟目鳥返鄉給寂靜的李莊帶來絲絲生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的目鳥就組織莊上居住老人唱歌丶跳舞,散步,小旅遊,拔野菜,能唱的唱,能跳的跳,用手機給他們拍視頻,一輩子沒上過鏡頭的老人,個個笑開了花。視頻通過網絡傳到在外工作的子女眼裏,子女們看到父母生活情況,個個都安心,都能放心工作。在外工作的李廣社,心繫故土,建了一個“李莊人”微信羣,有一百多個李莊人紛紛加入,羣內共通信息,互通有無,搭起了李莊人脈流通網,縮短了人與人之間距離,溝通了人們的感情,多年不曾謀面的鄉親,倍感親切!

2018年綠道通向了黃龍山,連接了演禮丶固隆丶次營形成大的生態農業公園,生在黃龍山腳下的李莊人不安生了。這不,在李廣社羣主的倡議下,在老黨員李鐵歡孟目鳥組織下,於2018年7月8日自發組織了一次浩浩蕩蕩的“李莊人中老年綠道徒步活動”。綠道上,高喝口號,肩扛彩旗,一路歡歌一路笑,大家扶老攜幼,上至八十歲老人,下有幾歲孩童,久別的鄉親共敘家常,相互問候,相互祝福。李莊沸騰了!李莊人沸騰了!不尋常的舉動驚動了周邊的村村落落。驚動了整個固隆鄉乃至陽城縣。李莊人不屈的精神,李莊人敢於挑戰的勇氣,李莊人的傳統美德,……打造了李莊的品牌。當時晉城廣電網作了精彩報道。

兩年來,李莊老年人每天聚在一塊唱歌,跳舞,快板,三句半,笑聲不斷。有的年輕人也按捺不住了,閒暇,就聚回李莊一起玩起了孩提時遊戲狼喫狐尾巴,男男女女聚在一塊開火車……有時還會吸引不少外村人加入進來。在外工作或居住的年輕人隔三差五回看看老人,誰家有事,大家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添斤加兩,尊老敬老、互相幫助的美德已傳承併發揚廣大。李莊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諧的人居環境成爲李莊長壽的祕密。不足五十口人的莊莊,竟然在西南村成功舉辦了二場晚會,一場是O8年大年初一春節晚會,一場是09年消夏晚會,全由李莊人自編自演。部分節目還參加了固隆鄉文藝演出。09年3月25日又組織了一次“李莊第二屆中老年綠道徒步活動”。本次活動黃河新聞網做了報道。

李莊,開啓了敬老養老的新河,李莊文化爲發展家鄉旅遊奠定了基石。

今年春天,黃龍山綠道穿莊而過,通向李莊孟莊連接綠道的路正在拓寬,工程全面鋪開,李莊新的明天即將來臨。

平靜的湖水即將蕩起新的漣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