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座談會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和新氧科技聯合宣佈啓動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致力於以長效、創新的監管機制,不斷改善行業環境,邀請媒體、醫美機構、專業醫生及消費者等共同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在維護行業秩序的同時,爲消費者提供更爲優質的產品、服務與健康保障。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楊蓉婭表示,希望通過行業自律行動,使良性化競爭、規範化經營、理性化宣傳將成爲醫美行業主旋律,非正規機構、非正規醫生、非正規藥械等現象將逐漸得到肅清,讓消費者獲得更爲優質、安全的醫美消費體驗。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

倪敏)“消費者對醫美合法性的認知相對侷限,容易盲從消費。黑醫美機構混淆在正規醫美機構裏,讓消費者難辨真僞,利益受損。”5月21日,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原主任委員、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樹忠在由人民健康網舉辦的“健康中國人“之中國醫美自律與規範發展座談會上表示,醫美行爲首先是醫療行爲。只有嚴肅對待醫美行爲,才能真正爲消費者提供優質醫美服務。

座談會上,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和新氧科技聯合宣佈啓動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致力於以長效、創新的監管機制,不斷改善行業環境,邀請媒體、醫美機構、專業醫生及消費者等共同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在維護行業秩序的同時,爲消費者提供更爲優質的產品、服務與健康保障。

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醫美消費需求日趨旺盛。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已達到1769億元。然而,在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醫美產業的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

人們對醫美的需求量不斷增長,而醫療美容違法行爲也隨之增多。據北京市衛健委綜合監督處處長王開斌介紹,2017年,北京市查處醫療美容行政違法案件48件,2018年查處115件,到了2019年已經達到312件。

近日,第三方調研機構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醫美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顏值經濟”催生龐大醫美市場的同時,也暴露了各種行業亂象。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的14%。而在合法的醫美機構中,依然存在15%超範圍經營的現象。

黑醫美氾濫成災,不僅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在破壞整個醫美市場的正常運營秩序,摧毀行業聲譽。因此,加強對醫美行業的監管已經刻不容緩。

與會專家及行業代表表示,一方面需要國家出臺更爲嚴格細緻的監管政策,另一方面則需要行業內部實現自律。從法律監管的角度看,近年來醫美行業發展較快, “黑醫美”常常會鑽了現行監管體系漏洞開展違法營銷與醫美手術,導致事故出現。從行業自律角度看,目前不少黑醫美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及其他方式進行營銷獲客,這就需要整個行業攜手以多種方式對“黑醫美”進行打擊,推進行業自律,以營造更爲良性的行業生態環境。

新氧創始人兼CEO金星表示,新氧未來將與專業機構一起,加強醫美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和貫徹落實,推進行業自律制度化,實現行業整體素質提升。與此同時,作爲國內規模最大的醫美平臺,新氧也會積極發揮自身作用,避免讓消費者利益受損。未來,新氧將持續開放自身的技術能力與數據優勢,上線‘用戶風險指數’和‘機構風險指數’兩款產品,繼續嚴格“自查審覈”,爲消費者提供“避坑指南”,並推動行業監督方式的創新變革。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楊蓉婭表示,希望通過行業自律行動,使良性化競爭、規範化經營、理性化宣傳將成爲醫美行業主旋律,非正規機構、非正規醫生、非正規藥械等現象將逐漸得到肅清,讓消費者獲得更爲優質、安全的醫美消費體驗。

責任編輯:倪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