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網】;

5月21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爲山接受新華網專訪,就制定美術館藏品定級標準、加強紅色題材精品創作、以高質量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夯實扶貧攻堅基礎等提出建議。

制定美術館藏品定級標準 對藏品合理定級、有效利用

身爲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爲山對美術館藏品的定級標準極爲關注。

他認爲,美術館承擔着對視覺文化成果的收藏展示、研究梳理、公共教育的重要職責,對於國家文化的傳承與積累以及引導美術事業發展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在豐富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基本公共文化權益、促進公民道德建設、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而美術館的藏品承載着國家、民族的文化記憶,是美術館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我國美術館事業獲得長足發展,呈現繁榮景象,藏品數量快速增加。然而,與日漸豐富的藏品資源形成反差的是,由於各種歷史原因,至今尚無出臺統一的美術館藏品定級標準,給美術館藏品的科學保護和規範管理帶來諸多困難。”吳爲山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不無擔憂地表示。

爲此,他建議道:“一是要儘快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美術館藏品定級標準》,明確不同級別藏品的劃分依據和具體要求,完善美術館藏品管理基本制度體系,提升美術館藏品的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管理水平;二是在美術館藏品的級別劃分上,可參照《文物藏品定級標準》,將藏品分爲珍貴藏品和一般藏品,定級的標準則應着重考慮‘作者’和‘作品’兩個核心指標項;三是美術館藏品定級是一件複雜、細緻的工作,需要慎重對待,國家文化行政部門可組織相關專家,根據美術館實際情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美術館藏品特性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美術館藏品的定級原則和定級標準。”

加強紅色題材精品創作 讓革命老區留下藝術經典

近年來,吳爲山創作了一系列經典英雄人物的雕塑作品,馳名海內外。他在紅色題材的創作上,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

他認爲,紅色題材文藝作品是紅色文化時代精神的展現,它承載着紅色歷史,銘刻着紅色記憶,流淌着紅色血脈,凝結着紅色傳統,在增進人民的愛國情懷、培育人民的高尚情操、鑄就人民的創新精神上,發揮着獨特而重要的作用,爲新時代偉大實踐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近年來,紅色題材文藝作品不斷湧現,其中不乏一些精品力作,但高質量的藝術精品仍然缺乏,甚至還出現一些不理想、低品質的作品。”吳爲山表示,“而且,紅色題材藝術經典大都被收藏於各大美術館、博物館,而相應的有關老區的革命紀念館卻鮮有收藏。”

吳爲山指出,爲傳承好紅色基因,應該讓紅色藝術精品不斷走進人民。據此,他提出了四點建議:挖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加強藝術創作人才隊伍建設;做好紅色題材創作規劃;深化紅色題材精品宣傳推介。他希望,加強紅色題材精品創作,並落實到革命紀念地,讓革命老區留下藝術經典。

以高質量鄉村公共文化服務 夯實扶貧攻堅基礎

隨着文化扶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作用愈發突出,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吳爲山對此也頗有感觸。

據吳爲山介紹,爲更好地響應“讓文物活起來”的指示,中國美術館率先將藏品無償送到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舉辦巡展,以經典作品攻堅文化扶貧,豐富“四區”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國美術館所實施的“走向西部”展,更將足跡遍佈重慶、廣西、貴州、寧夏、新疆等西部地區,許多以前只出現在教科書和出版物上的經典作品,令西部地區觀衆,尤其是美術工作者如獲至寶。

但,在實踐過程中,吳爲山也看到了在農村文化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還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據此,他總結出瞭如下四點:一是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不均衡;二是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羣衆需求對接不夠精準;三是開放性、創新性不足;四是農村文化人才嚴重缺乏。

針對以上問題,吳爲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是深度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牢牢把握農村文化建設有利契機。二是創新農村文化建設思路舉措,着力提升服務效能。三是着力提升羣衆性文化活動內涵,進一步豐富農村羣衆文化生活。四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大力弘揚農村地區優秀傳統文化。五是樹牢融合發展理念,推動農村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互促共進。六是切實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充分激發農民羣衆文化自主性。

文化交心 同舟共濟 通過藝術加強“疫後”國際文化交流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牽動着世界各國人民的心。作爲一位世界知名的藝術家,吳爲山認爲,應注重通過藝術加強國際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抗疫故事,消除誤解,增進理解,共同發展。

爲此,他提出了三大建議:闡釋好中國抗疫故事背後的中國理念;通過經典作品有效深化國際文化交流;積極擴寬對話途徑,拓展文化交流渠道。

吳爲山強調:“我認爲應加強與世界各國著名文化人士之間的交流,特別是加強與那些瞭解中國、對中國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士交流,以他們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拓展、加深與世界的溝通,使中國文化在更爲有效的渠道和平臺上更好地傳播。在交流傳播的方式上要深入研究‘線上’的特性,充分利用好線上的獨特性及其不可取代性,進行廣泛而生動、深刻的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