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心理學家武志紅也說:“語言暴力有可能會變成一把兇器。”在長期的語言暴力中,孩子會被父母的話語影響,開始將父母說的話貼在自己的身上,並按照這些標籤發展。語言暴力就像一發發無形的子彈,在孩子心裏留下深深的彈痕,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1、孩子會變得自卑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孩子的大腦尚在發育中,若他們總生活在苛責、匱乏的環境中,他們的大腦爲了適應環境會發育成“求存模式”的結構,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這些語言就像一把把重錘,錘得孩子抬不起頭來,壓彎他們小小的脊樑,於是他們變得敏感,自卑,懦弱,沒有自信。

  2、出現扭曲性人格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電影《新警察故事》裏,吳彥祖扮演的角色阿祖,就是在父親的語言暴力中長大的孩子。

  “你這個廢物”,“你爲什麼要活着,不如死了算了”。

  日復一日地羞辱和打罵中,阿祖終於變得心理扭曲,併產生強烈的報復心,最終變成恐怖分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014年,謝勇導演的《語言暴力》影片中,曾採訪了瀋陽市少管所的幾位少年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從小生活在充滿語言暴力的家庭中。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長期的語言暴力會導致孩子產生情感上的錯誤認知,甚至認爲只有暴力纔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

  ​3、人際關係敏感

  經常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長期生活在語言暴力中,他對自己失去了自信,生怕自己說錯話或者做錯事導致父母的再次怒罵,於是孩子會變得小心謹慎,處處留心。長大後安全感不足,不會溝通,不敢與人交往,也不善於與人交往。

  到底哪些話語屬於語言暴力,是不是隻有罵人才算呢?

  百度百科上對“語言暴力”的解釋是:“使用嘲笑、侮辱、誹謗、詆譭、歧視、蔑視、恐嚇等不文明語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和傷害。”

  在家庭中,常見的父母使用的語言暴力的種類有:

  1、將孩子比作動物

  最常見的就是罵孩子是狗,是豬,甚至豬狗不如。

  這樣的話對孩子是極其嚴重的侮辱,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會真的幻想自己是被罵的動物。

  2、不允許孩子有話語權

  “閉嘴”,“這沒你說話的份兒”

  父母總是喜歡以父母的身份來挾制孩子,關閉他的話語權。最終將導致孩子再也不敢爭取自己的正當權益,不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

  3、當衆侮辱取笑視孩子

  有些父母很喜歡當着外人的面討論孩子的糗事。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當自己的缺點成爲別人口中的談資,笑話時,就等於是將孩子的尊嚴碾壓在泥土裏。

  導致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受到打擊。

  4、恐嚇孩子

  最常見的就是拿警察叔叔來恐嚇孩子。導致中國的孩子普遍都有一種害怕警察的情緒。

  這樣的恐嚇,最終會導致孩子害怕真正能幫助他們的人,遇到危險的時候,很可能因爲恐懼心理而放棄求助。造成可怕的後果。

  5、打擊教育

  很多家長都非常崇尚“打擊教育”,認爲對孩子多進行語言打擊,否則孩子就會飄。

  所以當你考試考得不錯的時候,家長會說“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因爲題簡單。”

  當你英語成績不錯的時候,父母會說“英語好有什麼用,數學好纔是真的學習好。”

  當你各方面都不錯的時候,家長又會說“你看看誰誰誰,人家的分數怎麼就比你好。”

  總之,從他們的口中,孩子永遠聽不到表揚,永遠都是貶低和蔑視。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成人如何長期遭受語言暴力,也會開始自我否定。更何況是孩子呢。這樣的陰影會紮根在他們的心理,伴隨他們成長。

  那麼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應該怎樣和孩子說話呢?

  1、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首先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把孩子當做炮灰,當做你發泄怒氣的出氣筒。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你的心情很不好,是否可以讓你獨處一會兒。

  如果沒忍住對孩子發了火,事後請第一時間向孩子道歉,和孩子解釋清楚,而不要讓孩子蒙受不該有的壓力和痛苦。讓孩子知道並不是自己的錯誤造成的。

  當面對孩子的錯誤忍不住想發火的時候,請轉身離開,讓自己冷靜10分鐘之後再和孩子溝通。

  這些不僅會改善語言暴力的行爲,也會讓孩子學習到當人處於憤怒時應該如何處理。

  2、允許孩子犯錯。

  人的一生,要經歷各種失敗和錯誤,這很正常,更何況是沒有經驗的孩子們。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允許他們經歷各種的磕絆。這樣在今後的路上,他們才知道應該小心,如何避免掉進坑裏。

  要接納孩子的錯誤,即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也給孩子改正的機會。這樣的孩子成長的纔會更快。

  3、多鼓勵孩子

  心理學上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隨即抽取幾名學生名單交給老師,並告訴老師,這幾個學生“最有發展潛力”。

  8個月後的回訪中發現,這幾個學生成績取得了飛速進步,並且性格變得開朗、自信起來。

  而原因就是因爲老師經常鼓勵他們,讓他們充滿了自信和努力的動力。

  就像你的責罵會變成孩子的標籤一樣,你的鼓勵也一樣會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將呈現出一張什麼樣的圖畫,完全取決於家長。

  所以,請用你的愛來爲孩子畫上一副五顏六色的水彩畫,而不要用語言暴力將孩子的白紙塗成一片黑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