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憑藉着尚書令、錄尚書事等官職,陳羣得以參與曹魏朝政的處理,實際上承擔了宰相的職責。在此基礎上,陳羣在曹魏的官職和地位,自然遠在陳登、徐庶之上了,並且完全可以和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相提並論了。

大家好,我們的悠柔愛談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東漢末年,劉備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等猛將,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謀士,這是其可以其建立蜀漢的重要幫手。不過,實際上,在劉備的一生中,還錯過了不少人才,尤其是在劉備逐鹿中原的過程中,更是痛失了多位謀士,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徐庶。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自此之後和劉備分道揚鑣。
再比如徐州牧陶謙手下的陳登,也曾輔佐過劉備。不過,對於徐庶、陳登等謀士,最終都投奔了曹操,成爲曹魏的臣子。至於筆者今天要說的陳羣,同樣屬於這一情況。當然,唯一不同的是,陳羣在曹魏的貢獻更大,地位更大,甚至可以說在魏國官至宰相了。
首先,就陳登來說,在曹魏官至伏波將軍、廣陵太守,也即最高的官職只是一個郡守。至於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在曹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同樣是一個相對較低的官職了。與此相對應的是,魏明帝曹叡即位後,陳羣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潁陰侯。在漢末三國時期,司空、太尉、司徒並稱爲“三公”,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比如在秦朝時期,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爲三公。因此,陳羣作爲曹魏的司空,在官職品級上已經不輸丞相一職了。
更爲關鍵的是,曹魏自曹操、曹丕之後,並不設立丞相一職。因此,一般來說,大臣只要“錄尚書事”,就可以參與朝政的處理了,也即可以稱之爲宰相了。在此基礎上,陳羣在曹魏的官職和地位,自然遠在陳登、徐庶之上了,並且完全可以和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相提並論了。而這一地位和官職,也是和陳羣能力相匹配的。
陳羣(?-237年2月7日),字長文。潁川郡許昌縣(今河南許昌東)人。東漢末年,陳羣出身名門,早年被劉備闢爲豫州別駕。在漢末三國時期,別駕、從事是謀士經常會擔任的官職,也即承擔着輔佐主公的職責。不過,陳羣和劉備的交集,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在劉備繼續顛沛流離的背景下,陳羣沒有跟隨劉備東奔西跑,而是留在了中原之地,並跟隨了曹操。
對此,在筆者看來,陳羣作爲潁川郡許昌縣(今河南許昌東)人,顯然不會輕易跟隨劉備流浪,尤其是劉備在東漢末年的角逐過程中,遲遲讓人難以看到希望,這應該是陳羣和劉備分道揚鑣的重要原因。在跟隨曹操之後,陳羣被闢爲司空西曹掾屬,後轉任參丞相軍事。當然,陳羣之所以能在曹魏一衆文臣中脫穎而出,離不開曹丕的即位。作爲曹丕四友之一,陳羣輔佐曹丕即位,因此在曹丕登基稱帝后繼續獲得重用。
曹丕四友,也被稱之爲曹魏四友,指的是司馬懿、陳羣、吳質、朱鑠,這四人乃魏文帝曹丕的心腹大臣,協助曹丕登上魏國世子之位,乃至最終爲帝。由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是曹植笑到最後的話,陳羣、司馬懿等人自然難獲重用。當然,正是因爲司馬懿、陳羣等人出謀劃策,曹丕戰勝了曹植,獲得了魏國世子的寶座。
公元220年,曹丕登基稱帝后,陳羣歷任尚書令、鎮軍大將軍、中護軍、錄尚書事。憑藉着尚書令、錄尚書事等官職,陳羣得以參與曹魏朝政的處理,實際上承擔了宰相的職責。在曹魏歷史上,因爲丞相一職自曹操、曹丕之後不再設立,因此,尚書令、錄尚書事等官職的擔任者,自然可以稱之爲宰相了。與此相對應的是,蜀漢自丞相諸葛亮去世後,也不設立丞相一職,蔣琬、費禕等人就擔任了尚書令、錄尚書事等官職。
最後,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陳羣和司馬懿、曹真、曹休四人成爲託孤大臣,從而輔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曹叡即位後,陳羣任司空、錄尚書事,累封潁陰侯。因此,位列三公的陳羣,實際地位完全不輸另外一位託孤大臣司馬懿。不過,到了青龍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陳羣就病逝了。陳羣病逝後,諡號“靖”。正始四年(243年),陳羣配享曹操廟庭。由此,早在高平陵之變的10多年前,陳羣這位曹魏重臣就去世了。一定程度上,陳羣這位老臣的去世,加上曹真、曹休等武將的病逝,促使司馬懿在曹魏的文臣武將中失去了可以匹敵的對手。如果這些人都在的話,司馬懿自然不敢在公元249年發動高平陵之變。
總的來說,在劉備一生中錯失的謀士中,陳羣是成就最高的一位。因爲陳羣一手製定的“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一樣,成爲古代歷史上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策略,乃至於對於魏晉南北朝的歷史都起到了極爲深遠的影響。從這一角度來看,如果陳羣一開始跟隨在劉備身邊的話,那麼等到蜀漢正式建立之後,陳羣完全有資格和諸葛亮競爭丞相這一官職。當然,歷史沒有如果,陳羣和劉備分道揚鑣之後,兩人都獲得了一番成就,以此在漢末三國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精彩事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