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胤礽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由皇帝公開冊立的皇太子,是清聖祖玄燁的嫡次子,母親爲仁孝皇后赫舍里氏。胤礽在康熙十四年(1675)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爲皇太子,他自幼即聰慧好學,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而且熟練弓馬騎射;長成後數次監國,取得了不俗的政績,在朝野樹立了好口碑!
爲了鍛鍊胤礽的執政能力,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都是將太子胤礽作爲監國留守。而太子胤礽做的也不差,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每次時長都高達數月以上。但康熙能夠在外安心平定亂軍,而不受朝中事務分心,這也足以說明胤礽的能力還是不差。康熙和胤礽之間的矛盾,是在胤礽成人之後纔開始爆發的。兩人之間的矛盾似乎並不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反而具有濃厚的政治鬥爭色彩。
太子胤礽不理解父皇的殤子之痛,不諒解父皇憤怒之下對自己訓斥,當面雖然唯唯,回到自己帳篷則鞭笞隨從出氣。出於被罵之後的忐忑不安,心理緊張,他又做了一件大蠢事,竟然派親信去偵察康熙的生活起居。更荒唐的是,他自己還在夜裏偷偷地到康熙的帷帳前,扒開帷帳的縫隙鬼頭鬼腦地窺視裏面的動靜。不巧,太子異樣行動又被其他皇子發現並告發。康熙失望之極,痛哭流涕,一度昏倒於地。
胤礽的兩立兩廢,究其原因,雖然可以說是康熙的嬌慣,忍讓造成的,但是也需要怪他自己不爭氣,本來前途大好,一片光明,只要保持平常心,那皇位肯定沒有老四什麼事兒啊,九龍奪嫡也有可能不會發生,要怪只能怪自己沒有把握住機會吧。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