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奉俊昊導演的《雪國列車》,相信大部分觀衆都不陌生。時隔七年,netflix又製作了劇版《雪國列車》。

目前,這部劇已經有開拍第二季的計劃。按每季10集保守計算,劇版《雪國列車》的篇幅至少是電影版的十倍以上!小編認真看完了剛出的一集,劇版《雪國列車》雖然長度大幅增加,“密度”卻沒有減少,信息量十分充足,基本沒有注水的情節。

如果維持這個品質不爛尾的話,這部劇應該不難超越電影版,短短一集,小編就發現了許多亮點。

一、設定嚴謹

最讓小編感到滿意的是,劇版《雪國列車》中的把列車從21節增加到1001節,終於有了幾分反向烏托邦的味道。

足夠長的列車才能支撐起足夠規模的社會,才能建立起足夠複雜的分工。這部劇裏的很多車廂不是用來住人的,有專門種植農作物的車廂,還有專門養殖海產品的車廂。因爲列車太長,單靠步行已經十分不便,車廂和車廂間還有傳送車。種種設定,都使這輛列車能夠自給自足變得令人信服。

二、細節豐富

導演終於有功夫向觀衆娓娓道來:車廂內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車尾人生存條件不止是喫得少,而是到了養老鼠做補充的地步了,小編想起了某些廢土文裏“祝蘑菇豐收,老鼠滿倉”。與之相對應的,車長因熏製三文魚的木屑用盡而苦惱。

男主六年來第一次到三等餐車的表現非常真實。車尾環境陰暗,到了明亮的餐車後,第一反應是受不了刺眼的陽光,適應光線後的第一個行爲是看窗外的世界。

而前部車廂的“上流社會”,不僅因桑拿房裏穿泳裝而爭執,甚至產生了“列車亞文化”,無稽之談變成了無軌之談

三、新穎的劇情模式

劇集本身的長度使情節上的細緻刻畫成爲可能。故事沒有單純簡化爲:車尾人向前面車廂的層層挑戰,而是以一樁謀殺案件爲切入點,使一個生活在車尾的主角和前面的車廂,在不發生直接矛盾的情況下產生聯繫,同時又製造了懸念。

這個設定讓我想起了作家羅伯特·哈里斯的小說《祖國》,明明是架空背景,卻不急於展現世界觀的新奇。通過一起案件的調查入手,以小見大地把故事背景一點點顯露出來。這樣做既有生動的情節,又使世界觀的描述顯得不像編說明書那麼刻意。

列車畢竟是虛構的產物,劇版《雪國列車》也難免有一些白璧微瑕的地方。比如小編無論如何都想不通,以車尾人的營養狀況,估計躺着都虛。那個打頭陣的壯漢是如何在六年時間裏保持一身肌肉的。

車上只有男主這一個能破案的也不太合理。千節車廂怎麼也得有幾萬人,威爾福德公司蒐羅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列車這麼一個對秩序有高度要求的環境·,不該漏掉這方面的人才儲備。

如果爲劇情發展考慮,完全可以把男主設定爲福爾摩斯那樣的名偵探,超過一般的專業人士,所以車長才對他寄予厚望。

本劇的大boss,車長威爾福德先生,平時以服務人員的形象示人,她的深藏不露誰也沒有料到。這位大反派的演員,是很多影迷都很熟悉的詹妮弗·康納利,《美國往事》中的傾城舞姿和動人淺笑令無數人流連夢中。

小詹在《雪國列車》中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相信以她的精彩表現,能成就一部經典好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