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保障扶貧互助資金服務的安全、規範、良性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年初,宜川聯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大力發展線上業務,現已累計發放互助資金委託貸款1023筆1457萬元。累計發放春耕備耕、復工復產、脫貧攻堅貸款1.97億元(其中發放農戶春耕備耕貸款2363筆11913萬元,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0筆1987萬元,對到期的3筆企業貸款1686萬元辦理借新還舊、延期紓困緩解,發放個體工商戶貸款90筆1710萬元,發放“秦e貸”線上貸款420筆1865萬元,發放互助資金委託貸款1023筆1457萬元)。

2小時制定授信方案,2天完成授信審批,3天爲宜川縣天邦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馮雷發放小微企業主貸款20萬元;上午綜合調查及審查,下午完成授信合同面籤,次日下午3點即完成對宜川祥瑞發展有限責任公司1000萬元房屋抵押貸款投放……這是宜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宜川聯社”)用速度和溫度“暖企惠民”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宜川聯社發揮機制靈活、貼近市場等優勢,快速響應省聯社、審計中心決策部署和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金融科技創新引領,採取多種舉措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春耕備耕、脫貧攻堅等工作,爲該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爲復工復產注入“強心劑”

五月的一天,記者走進宜川縣丹州新區濱河路工程施工現場,只見七八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進行灌注樁鑽孔作業。作爲宜川縣2020年重點工程,該項目由宜川縣祥瑞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建,工程設計作業長度爲3531米,計劃投資26386萬元,建成後將對提升全縣整體形象和羣衆幸福指數、推動全縣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非凡。

3月份陸續復工以來,該工程牡丹橋項目進入建設施工期,施工原材料採購和建設資金需求迫切。爲解燃眉之急,4月29日,宜川聯社開闢綠色信貸通道,在縣上完成對該公司房屋抵押貸款調查審查流程後,連夜派遣專人專車將信貸資料報送延安審計中心審批,於4月30日下午3點順利發放抵押貸款1000萬元,有效緩解了項目資金壓力。

助力丹州新區濱河路重點工程建設,是宜川聯社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據宜川聯社主任楊永勝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宜川聯社堅守支農支小支實市場定位,專注服務三農主業,充分發揮自身金融職能,着力支持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發展,爲企業提供更優質、更快速、更貼心的金融服務;主動對接企業,建立全社聯動響應機制,開通信貸業務“綠色通道”,及時滿足企業資金需求,爲企業提供貸款優惠利率,以金融力量助力企業恢復生產。

“感謝你們這麼快就給我發放了貸款,真是雪中送炭呀!”200萬元的個人抵押貸款批下來,宜川縣鴻豐果牧有限責任公司法人袁玉科緊繃的神經一下子放鬆了,他在電話裏對宜川聯社城鎮信用社主任薛瑩表示感謝。在商海摸爬滾打了近20年,袁玉科萬萬沒有想到,從信貸申請遞交材料到得到授信放貸,僅僅只花了5天時間。

袁玉科經營的是一家集生產、加工、銷售、果品儲藏和畜禽養殖爲一體的獨資企業,平時“不差錢”,可這次疫情卻讓他亂了陣腳。受疫情影響,企業生產經營一度停滯,資金週轉面臨困難。得知企業的困難後,4月25日,薛瑩主動對接,啓動快審和快貸綠色通道,組織員工加班加點完善相關材料,連夜對貸款項目進行研討,快速跟進放款審查,及時安排放貸200萬元。

爲打通企業復工復產“最後一公里”,宜川聯社積極落實省聯社出臺的《陝西信合金融支持復工復產十條舉措》《陝西信合進一步加大民營小微企業及民生領域金融支持八條措施》,推出“共戰疫情,並肩同行——陝西信合復工復產專項貸”金融產品,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即來即審”的原則,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和服務質量,通過落實省聯社抗疫金融服務“硬核”舉措和“暖企”政策,爲中小微企業注入“強心劑”。

截至4月底,宜川聯社累計發放小微企業及小微企業主貸款1987萬元,重點企業的感受是“精準滴灌”,困難企業卻是“雪中送炭”般的溫暖。

用好紓困解難“加減法”

5月8日,在宜川縣宜壺農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冷藏庫裏,記者看到,電動叉車正在緊張忙碌地對新分揀、裝箱的蘋果進行最後的入庫保存作業。“多虧信用社幫我辦理了借新還舊手續,延期了貸款,讓企業起死回生。”公司總經理楊偉平說。

原來,在2017年1月,該公司以購買油用牡丹苗爲由在宜川聯社借款900萬元,期限2年;2019年1月貸款到期後,該公司以暫無能力償還貸款本息,申請延期一年;今年1月貸款再次到期,然而該公司因疫情依舊無力按時償還貸款。面對這一情況,宜川聯社決定不抽貸、不斷貸,以滿滿的誠意支持縣域農業產業。於今年1月22日爲楊偉平公司辦理了借新還舊手續。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爲企業紓困解難,這是信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楊永勝說,“對受疫情影響較大,暫時受困的企業,承諾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通過再融資、延期等方式幫助企業共克時艱。目前,已爲3家困難企業辦理了續貸,累計貸款金額爲1685萬元。”

個體工商戶風險承受能力弱,復商意願迫切,日子更難過。針對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特點,宜川聯社全程跟蹤貸款進度,及時對接響應客戶需求,及時解決具體問題,高效推進信貸業務流程的貼心化、便捷化。

“從申報資料到貸款放款,只用了短短5天時間,宜川聯社石溝坪信用社的速度太給力了,利息也挺優惠,真是及時雨。”宜川縣星星蔬菜水果超市老闆阮丹高興地說。

今年,不到30歲的阮丹和丈夫李生勇從2015年起,就在縣城石溝坪開起了水果蔬菜便民超市。夫妻倆熱情勤快,生意一直很好。今年春節來臨,阮丹的小超市儲備了近30萬元的水果、蔬菜等生活物資。“憑着以往經驗,春節期間的水果蔬菜肯定能賣個好價錢。”然而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有的計劃,儲備的貨物近六成爛在手裏,超市更因缺少週轉資金,經營陷入困境。正在此時,宜川聯社石溝坪信用社主任左丹打來電話,詢問資金需求情況後,建議阮丹通過人民銀行再貸款政策辦理“復工復產專項貸款”。在左丹的幫助下,阮丹很快辦理好15萬元貸款。

針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遊等行業的個體工商戶經營類貸款,宜川聯社還給予貸款利率優惠政策,通過主動聯繫客戶,對有續貸需求的及時辦理續貸手續並在貸款規模上予以優先保障。目前,已發放各類個體工商戶貸款90筆1710萬元。

保復工復產復市,農業和農業企業同樣不可忽視。進入3月,正是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關鍵期。“爲保障春耕生產正常進行,確保不誤農時,聯社針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特點,採取‘秦e貸’、線上線下一體化、利率下調30~50個基點等多種措施,優先安排信貸規模、優先受理、優先授信、優先發放,有效滿足農戶金融服務需求,全力保障春耕備耕農資供應信貸資金需求。截至4月底,已累計發放春耕備耕貸款2363筆11913萬元。”宜川聯社副主任張軍彥介紹說。

助力抗疫扶貧“兩不誤”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宜川聯社服務於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大局,結合資源優勢,支持區域特色產業開工復工,下沉金融服務重心,助力產業脫貧和鄉村振興。

“在疫情防控期間,你們信用社的‘番茄表單’真是幫了我的大忙,不用跑銀行、不用準備材料,早上手機上提出申請,信貸員下午就到我家實地調查、授信,現場辦結貸款4.5萬元。”村民寧建軍激動地說。

今年40歲的寧建軍,是宜川縣雲巖鎮太頭行政村依善村民小組村民,家裏4口人,種植有25畝蘋果園,2019年蘋果收入15萬元。年初,在購買果園春季化肥、農藥等農資時,家裏預留資金不足。這時,他看到宜川聯社雲巖信用社發在村裏微信羣中的“番茄表單”,便線上預約了貸款服務。沒想到當天下午,雲巖信用社兩名信貸員就上門,不到半個小時,就爲他辦好了4.5萬元貸款。

據瞭解,“番茄表單”是宜川聯社創新推出的金融業務線上預約登記服務。在疫情期業務外拓營銷中,該社通過微信羣、朋友圈等渠道,提前將“番茄表單”發送至村組、單位和社區等社交羣中,有金融需求的客戶通過手機填寫表單,信貸員就可以在“番茄表單”後臺查看、管理所有客戶數據,並根據客戶金融服務需求開展上門服務,利用陝西信合移動PAD採集客戶信息、現場營銷,實現了“客戶有需求,我們先知道”,有效提高貸款營銷服務的精準度。

“與傳統貸款方式相比較,‘番茄表單’減少了客戶去銀行現場辦理貸款帶來的人員聚集風險,減輕了基層網點的疫情防控壓力。目前,通過‘番茄表單’已累計發放貸款266筆金額3990萬元。”宜川聯社業務信貸部經理李楠說。

“感謝雲巖信用社,給我上門辦理了1.5萬元的互助資金貸款,幫助我買回了化肥、農藥等。你看,現在果園裏的蘋果長勢非常好,我們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哩!”宜川縣雲巖鎮太頭行政村村民崔彥鋒握着雲巖信用社工作人員的手,反覆表示感謝。

互助資金個人委託貸款發放,是宜川聯社一項服務脫貧的政治任務。2019年9月,陝西信合與省政府簽訂了“互助資金個人委託貸款發放試點工程”,宜川聯社成爲三個試點縣之一。爲保障扶貧互助資金服務的安全、規範、良性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年初,宜川聯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大力發展線上業務,現已累計發放互助資金委託貸款1023筆1457萬元。

金融扶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近年來,宜川聯社緊緊圍繞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和縣委、縣政府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任務,積極發揮職能,全面服務脫貧攻堅,在服務宜川追趕超越中彰顯出信合獨特的力量。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1213筆8413萬元,服務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萬人。

截至4月底,宜川聯社各項貸款存量貸款餘額(未結清貸款餘額)158008萬元,貸款市場份額佔全縣四家金融機構的68.10%;累計發放春耕備耕、復工復產、脫貧攻堅貸款1.97億元(其中發放農戶春耕備耕貸款2363筆11913萬元,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0筆1987萬元,對到期的3筆企業貸款1686萬元辦理借新還舊、延期紓困緩解,發放個體工商戶貸款90筆1710萬元,發放“秦e貸”線上貸款420筆1865萬元,發放互助資金委託貸款1023筆1457萬元);利用人民銀行再貸款政策發放復工復產專項貸款92筆3583萬元,在全市農合機構位居第一。

“我們將繼續堅持‘專注本業、迴歸本源、服務實體、防範風險’的經營思路,以‘秦e貸’系列線上產品爲抓手,聚焦脫貧攻堅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行業渠道優勢、資源優勢、信息優勢,對貧困地區、貧困農戶、扶貧企業開展精準幫扶,從信貸投入、產業扶持等方面紮實做好金融服務,做實做細做精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不誤、雙勝利’。”宜川聯社黨委書記、代理事長孫陽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