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讓專家奇怪的是,如此精緻的一座古墓,裏面除了埋葬着一位7歲的小女孩之外,狹小的墓中並沒有其他有價值的陪葬品。隨後,專家查閱了墓誌銘,得知這位7歲的小女孩身份不簡單,乃是清朝一等公索尼的孫女。

大家好,我們的梓萌愛談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北京一座古墓挖出7歲女孩,墓中寒酸無比,專家:砸開牆壁!
古墓,顧名思義就是有史以來已經死亡的人的墳墓。在中國來說,一般特指民國以前入土的即可稱之爲古墓,民國之後則不能稱之爲古墓。古代墓葬形式多種多樣,在秦漢時期,多是覆鬥式的墓葬,也就是封土對的形狀;魏晉時期則成了巨大厚實的山石墓;唐朝時期的墓葬最爲奢華,乃是開山爲陵,陵寢處處透着一股捨我其誰的帝國風采;到了清朝時,陵墓的形式則產生了重大變化,注重地面建築和祭奠的宗廟園林結合,其防盜工藝做的是最爲堅固。
在北京德勝門小西天一帶,曾被稱之爲“姑娘墳”,據民間流傳下來的學說,這個地方曾是某大戶人家埋葬了家中未出閣便死去的姑娘。
1962年,北京師範大學在這裏施工,準備新建一棟教學樓。就在施工作業的時候,挖出了5座古墓,這件事上報給了北京文物局。很快,局裏派考古家趕來進行了保護性挖掘工作。在挖掘清理的過程中,其中的1號墓——黑舍里氏墓引起了專家的注意。
這座黑舍里氏墓,面積不大,僅有4平方米左右,但卻建得非常精緻,牆壁很光滑,造型也是非常的考究。但讓專家奇怪的是,如此精緻的一座古墓,裏面除了埋葬着一位7歲的小女孩之外,狹小的墓中並沒有其他有價值的陪葬品。
隨後,專家查閱了墓誌銘,得知這位7歲的小女孩身份不簡單,乃是清朝一等公索尼的孫女。墓誌銘記載:“皇清光祿大夫輔政大臣一等公文忠索公、一品夫人佟佳氏孫女,也是光祿大夫太子太傅戶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愚庵索公、一品夫人佟氏長女也”。
翻閱《清史》可知,赫舍裏·索尼,滿洲正黃旗人,是大清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先後爲清太宗皇太極、多爾袞、順治帝效力。順治帝在退位前,指定他爲輔助康熙帝的四位輔政大臣之首。他的兒子,就是保和殿大學士愚庵索公,就是協助康熙抓了鰲拜的索額圖。
也就是說,墓中的這位7歲的小女孩,是名副其實的貴族之女。既然小女孩的身份不簡單,墓中怎麼會如此寒酸,沒有陪葬品呢?正在考古人員疑惑時,有經驗的考古專家敲了敲牆壁,發現中空的迴音,瞬間變得激動起來,連忙喊人砸開了牆壁。果然,在墓室的東、西、北三面牆壁上都設有壁龕,每個壁龕中都有一定數量的陪葬品,且這些陪葬品的精美程度令專家歎爲觀止。
經過整理後,專家從壁龕中發現了一定數量的精美文物,其中一些玉器、瓷器都是價值上億的文物。文物包含:水晶、筆架、玉硯、明成化鬥彩葡萄杯、青白玉夔鳳紋酒樽、新疆和田青白玉、羊脂玉凌霄花、青花寶相花紋臥足碗等等。可以說,這些文物件件都是精品,其奢華程度,讓人咂舌!
從出土的陪葬品可看出,這位7歲的小女孩,想必生前受到萬千的寵愛吧。查閱史書得知,小女孩的名字叫黑舍里氏,她的堂姐赫舍里氏乃是康熙的皇后,康熙帝是她的姐夫。這樣的身份,自然是十分顯赫!“生而聰慧,三四歲儼若成人,至性溫純。”再從這一段可解讀出,黑舍里氏在三四歲的時候就長得十分可愛、乖巧,讓長輩甚是喜歡。
但天有不測風雲,等到了7歲的時候,黑舍里氏便因一場疾病不幸夭折。在其去世後,她的父親也就索額圖強忍悲痛,命人爲她精心打造了這座陵寢,並且在陵墓中東、西、北分別設有壁龕,裏面擺放了她生前喜愛的珍品。如此乖巧伶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女孩,生命在7歲時便戛然而止,真讓人惋惜!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