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之子:關平

yue時光荏苒 歷史人物傳記

《三國志 ·蜀書·關羽傳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追諡羽曰壯繆侯。”裴松之 注引《蜀記 》:“羽初出軍圍樊,夢豬齧其足,語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

這幾乎就是關平在《三國志》的全部記載了。

道教記載

諸聖寶誥

寶誥總共有六篇,是上帝誥封之文,內容主要系禮讚其功德與說明神佛法相及所司掌的神職。

《關聖太子寶誥》

(1)關聖太子事略

關聖帝君之長子也。名平,字坦之,祖籍山西省河東解梁州常平村寶池裏。生於漢靈帝光和元年戊午(西元一七八年)五月十三日。年少時隨帝君任事,躬矢石,臨陣不離左右,被執於漢獻帝建安廿四年己亥歲(西元二一九年)十二月初七日,同帝君於臨沮(在今湖北省當陽縣東北)全忠孝,享年四十有二。妻趙氏,聞麥城破,攜八歲子樾,避難於安鄉,改姓門。迨晉平吳後,始攜子出,復關姓。宋崇寧元年(西元一一○二年)封爲武寧侯,宣和五年(西元一一二三年)加封威顯二字,明萬曆廿四年(西元一五六九年)封竭忠王,鸞門尊稱九天威靈顯化大天尊,並因關聖帝君膺登玉皇之故,敬尊爲太子。

三國演義動畫版 關平形象

(2)寶誥文

志心皈命禮。靈侯太子,文經武緯。匡王護國,德義巍巍。忠孝節義,全受全歸。奇勳早建於西蜀,異略素著於北魏。大忠大孝,至仁至勇。補造化之不足佐聖帝以立功。護朝護國,盡孝盡忠,九天威靈顯化大天尊。

羅貫中 :“烈烈三分將,堂堂百戰身。金戈衝殺氣,鐵馬截征塵。報國忠心壯,隨親孝。 義淳。臨沮天數盡,父子共歸神。”

《華陽國志·卷六·劉先生志》

初,羽隨先主從公圍呂布與濮陽,時秦宜祿爲呂布求救於張楊。羽啓公:”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公許之。

關羽此“妻無子”之語,成書年代遠早於《華陽國志》的《獻帝傳》 以及年代稍早的王隱《蜀記》、甚至同時期的孫盛之《魏氏春秋》 中對於此事的記載中均無載,當爲《華陽國志》作者常璩爲體現其書之不同而進行的適當加工,不太可能是事實。

另在地方誌以及道教經文中則有不同說法,有關於關平生年的記載均爲公元178年。鑑於此類記載多出現於明清朝,較前者可信度更低。

《關帝志》

(地方誌)中記載:“(關羽)稍長娶妻胡氏,於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關平。”

《歷代神仙通鑑》卷九·第八節

(明清神仙演義)中描述:(關毅)夫婦欲妻子易養,乳名壽。幼從師學,取名長生。及長,膂力敵萬夫,讀書明《易象》,尤好《春秋》。娶妻胡氏,於光和戊午歲五月十三日,生子名平。

在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設定關平爲183年所生

《三國演義》

在小說《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中,關羽向劉備介紹老莊主關定和他的兩個兒子(寧、平),當劉備問及“(關平)年幾何矣?”關定說:“十八歲矣。”當時的時間是關羽千里走單騎之後,而在官渡之戰之前,也就是公元200年。關平既然在那時已經18歲,可以判斷關平的生年爲183年(古人計算年齡以虛歲)。

關平卒年

據《三國志》記載,關羽應卒於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但如果按照公曆計算,其時

父子殉難

已是公元220年,故應以220年爲關羽的卒年。此外,《辭海》中“關羽”詞條也寫的是卒於220年,由此可推斷關羽卒於220年是沒有問題的。

關平和關羽同時被擒,因此關平的卒年也應爲220年。

另外也有關平並未死的說法。《吳書》記載“祺與張溫、顧譚友善,權令關平辭訟事。”出現了一個名叫關平的人物,不知和關羽之子是否有關係,這段記載沒頭沒尾,莫名其妙,甚至連關平是不是一個人的名字都無法確定,《三國志·關羽傳》正文已言關平與關羽一同被斬,就算《吳書》此處關平是人名也與關羽之子無關,因爲若是關羽之子裴松之作注時當注在《關羽傳》傳末言其在吳云云,然此關平僅注在《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吳夫人》中,可見與關羽之子無關,當時同名者甚多,就算吳國另有一關平亦不足爲奇。

原爲冀州關家莊莊主關定之子,關羽過五關時被收爲義子,從此作爲關羽副將,隨關羽南征北戰,屢立功勞,多與劉封搭檔。之後逐漸成長爲一員大將,曾與龐德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關羽敗走麥城之際,關平跟隨,一同被捕,遭孫權殺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