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6旅撤退时跑在最前,跑到潢水河东岸时寒风刺骨,河宽约一华里,水深3尺,官兵正望河兴叹,忽然听到后面有部队追赶的声音,以为是红军到了,便不顾一切地抢渡。突然,第4旅旅长王仲廉手拿望远镜,身后带着几个卫兵,面如土色,慌里慌张,一边跑,一边挥手对第6旅第12团团长说:“你们赶快跑。

1932年1月,国民党军第2师随大军到达潢川,奉命“围剿”鄂豫皖苏区。

第2师新任师长为汤恩伯。这次“围剿”,第2师准备从潢川出发,编成两个纵队,齐头并进,压制红军于七里坪、黄安之间,协同第3军一起包围红军以歼灭。汤恩伯下令:第4旅在左,补充旅在右,为战斗部队;第6旅为第二线部队,在第4旅后跟进。

10日上午7时,第2师出发。因为潢水水深河宽,未架浮桥,部队只好涉水,耽误时间很长,延至午后5时才到达黄岗店附近,新师长汤恩伯对部队第一印象就不好:纪律差,不守秩序。

过河后,第2师每日行程约50余里,12日拂晓向亚港方向前进。12时,第3军先头部队抵达亚港附近,就与红军交上了火。

前面枪声传来,第2师的第4旅、补充旅立即占领高地。师部在亚港东北端的围砦里驻下,架设电台,开设指挥所。预备队第6旅的3个团在原地待命,其中,第12团在师部前集结。

1时左右,突然,前线枪声稀疏了,可又未见有伤员,大家还以为是小接触,没太在意。谁知到午后3时许.忽然第2师阵地上两个地方也响起了枪声,越来越密。十几分钟后,第4旅就垮下来了,随之,补充旅也全线溃退。

当预备队的第6旅见前线阵地动摇,官兵向后溃退,因不明真相,继续原地待命。突然,第4旅旅长王仲廉手拿望远镜,身后带着几个卫兵,面如土色,慌里慌张,一边跑,一边挥手对第6旅第12团团长说:“你们赶快跑!“

第12团团长黄翰英正在集合队伍,正不知如何行动,听见王仲廉叫他赶快跑,毫不犹豫,马上率团就跑。

另外两个团见状,也开始跑。

第6、4旅一跑,补充旅也跑。

在后无追兵的情况下,第2师三个旅向后一跑,部队完全失去掌握,人员散乱,行李、辎重乱作一团,挤满了道路,人心惶惶。这一跑,就是马拉松式长跑,官兵竟然一口气跑了100多里,跑到了潢川,有的甚至跑到信阳才停下来。

第6旅撤退时跑在最前,跑到潢水河东岸时寒风刺骨,河宽约一华里,水深3尺,官兵正望河兴叹,忽然听到后面有部队追赶的声音,以为是红军到了,便不顾一切地抢渡。结果,后面追上来的第4旅溃兵见状,也不由分说争着抢渡。在混乱的争相抢渡中,不知淹死多少官兵,损失多少武器。

13日早晨,第2师溃兵进了潢川城,满城人心惶惶。城内外数十里,都是一片嘈杂的叫喊声。溃兵闯入老百姓家,找东西吃,取柴烧火,甚至互相争夺,打起架来。这时王仲廉等三个旅长才得知师长、师部仍在原地。

三人忧心忡忡,说:“师长万一出了差错,我们交代不了啊!”

原来,蒋介石对部队实行“革命军连坐法”,其中就规定:“师长不退,旅长退了,师长阵亡,杀旅长”。

次日上午8时,这次“围剿”的总指挥官、第3军军长王均召集第2师连长以上的军官训话。他开口就大骂;“你们无耻,不配当一个革命军人,一跑就是100多里,把师长丢掉都不要!赶快回去整理部队,准备明早出发,接回你们的师长。汤师长若有差错,你们都要杀头。”

王仲廉等人都垂头丧气,不敢抬头。

15日拂晓,第2师又出发了。三个旅按原行进序列,顺着原路向着亚港前进,第二日凌晨3时许,到达师部附近。

师长汤恩伯和师部在原地,竟然无恙!

大家如释重负。

原来,红军打了一下,就主动撤离而去了。

几个旅长见到汤恩伯时,汤恩伯说:“你们跑得真快,不错呀!”

接着,他说:“你们好好布置警戒,不要疏忽。”其他什么也没说。

17日下午,第2师撤回潢川。

就这样,蒋介石兴师动众的对鄂豫皖的第三次“围剿”不战而溃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