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九龄之后,唐玄宗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之流,奸佞滑头的人,开始吃香走红,于是整个政坛风气开始变坏。颜真卿刚入仕途时,朝廷宰相班子成员是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

千古第一书法家:颜真卿2

颜真卿刚入仕途时,朝廷宰相班子成员是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

唐玄宗步入中老年,开始贪图享受。

张九龄是个大文豪,为人正直,算是正人君子,在士林和官场挺有威望。

唐玄宗都是他的粉丝,对他崇敬有加,而老张却有个致命的缺点,为人太清高。

这个缺点,注定张九龄做宰相不能长久,在许多问题上和唐玄宗相左,加上李林甫在背后搞小动作,三年后张九龄下课。

张九龄罢相,和颜真卿有半毛钱关系吗?

在唐朝玄宗当政期间,张九龄罢相,算是大唐官场分水岭事件。

在张九龄之前,唐玄宗任命的宰相,基本都是德才兼备,譬如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韩休、张九龄,这些人都堪称贤相。

张九龄之后,唐玄宗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之流,奸佞滑头的人,开始吃香走红,于是整个政坛风气开始变坏。

颜真卿就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从事监察工作,按他正直的个性,得罪权臣那就再也正常不过。李林甫比较滑头,八面玲珑,人品不咋的,但是政务能力比较强。

后面的杨国忠是朵盛开的奇葩,靠妹妹杨贵妃的关系上位,最后爬上帝国宰相的位置。

杨国忠能力平庸,当政期间,基本没做过好事,坏事到做了几火车。杨国忠治国没有啥本事,但是搞政治斗争,拉帮结派,嫉贤妒能,排挤忠良,败坏朝纲,却是一把好手。在做坏事方面,杨国忠这厮,基本属于无师自通。

很不幸,颜真卿得罪了杨国忠。

也很幸运,颜真卿得罪了杨国忠,才有后面波澜壮阔的人生,否则他最多是一个书法家。

颜真卿,还是文武双全的市委书记

天宝十二年,颜真卿被宰相杨国忠排挤,调到平原郡担任平原太守。

从中央纪委调到德州担任市委书记,成为地方一把手,在今天看来好像也不错。对于颜真卿而言,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忠君爱国,只不过是岗位不同而已,所以没有什么影响。

在德州,让颜真卿感到不爽,且忧心重重的是安禄山。

因为安禄山,在河北一点都不安分,整天想脱离体制下海单干,一直在密谋造反。但安禄山很会演戏,玄宗对他非常宠信,向皇帝发快递说安禄山在密谋造反,肯定是浪费快递费。颜真卿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各种防范,以防万一。

当时,德州市属于安禄山的辖区,也就是说安禄山是他的直属领导,安禄山要来德州指导“扫黄”工作,颜真卿要屁颠屁颠跟着后面汇报。

颜真卿也是老江湖。

写了一份报告给朝廷,说最近雨水很多,城墙坍塌厉害,市区到处积水,全市受灾情况比较严重。

我市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要疏浚护城河,要加高加固城墙,恳请朝廷给予财政支援。报告打给朝廷,顺便也复印一份给安禄山,毕竟他是省属领导。

颜真卿担心这个小花招,瞒不过老奸巨猾的安禄山。于是,他开始演戏,经常和当地社会名流,人民群众,联合搞点户外运动。

譬如,划船游泳,爬山登高,喝酒撸串,场面搞得很大。还特意放风给媒体记者,要求把这种与市民同乐的光荣事迹报道一下。

颜真卿表面上不务正业,实际是曲线救国,目的是为了麻痹安禄山。

安禄山信了,文人嘛,喝酒吟诗,写字作赋,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