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皇上的性格。

古代帝王登上高位,骨子里都有一种自负嚣张,而这点在年纪走向衰老之后,则越发明显。对于皇上来说,后宫与前朝永远是朝务最重要,而后宫嫔妃的斗争,只要不涉及谋反与伤害子嗣,其他不过是妃子为了争宠的一种手段,是无需过于看中。

对于甄嬛,他坚信嬛嬛是喜欢朕,回宫是后悔曾经的倔强,想要与朕在续前缘。

在这种心理之下,皇上看到的书信事件,他更倾向于是果郡王在对甄嬛表达感情,而甄嬛并没有同意,这不过是一场单相思。果郡王饮下毒酒而死,便可以证明两人之间的清白,那么无需要将甄嬛处死。

从结局,皇上奄奄一息地躺在龙床上,对甄嬛说你果然对允礼也有情,能够看出当年的皇上还是更相信自己的认知,觉得两人并未私通。

其二,对甄嬛的喜爱。

一场假扮身份的深宫相遇,揭开了两人未来纠缠不断的缘分,皇上的白月光是纯元皇后,对甄嬛产生兴趣也是因为她长得与纯元皇后过于相似。可在两人如普通夫妻的相处之中,他已经将帝王仅余的爱恋之情都给予甄嬛了。

无论是甄嬛离开皇宫后,前往甘露寺时候的落寞失意,或者是迎接她回来时候,对着门的不敢推开,以及昏迷之中所喊出来的名字,只有甄嬛,这一切都是爱情,他将她放在自己的脑海中,日思夜想,不肯放开。

皇上经历过纯元皇后的失去,绝对不愿意让甄嬛离开自己,怀疑是肯定存在的,没有任何一位帝王能够容忍他人对自己妻子的觊觎。

但当一杯毒酒昭示着两者毫无关系,而自身又对甄嬛爱到了一种极致,且没有明确的证据,这个时候,自然会不舍也不愿动手,皇上也是人,年纪大了更加需要有个知心人陪伴,而甄嬛在他心中恰恰就是这个角色。

其三胧月公主劝解。

皇上对于胧月公主,可谓是非常喜爱,这种爱实际上是爱屋及乌,甄嬛的离去,让皇上更加留恋起宫中与她有关的每一样东西,而胧月就是两人最大的联系。

在摩格可汗事件中,果郡王为了熹贵妃可谓是亲自追出京城,一切都表明他对于嫂子有觊觎之心,在皇上心中,甄嬛未必毫不知情。

可是胧月却表示,希望自己可以有父母,兄弟的生活,让皇上顾念起亲情,此时的甄嬛早已不是孑然一身,为皇上生育了皇子,甚至四阿哥都是寄养在他的名下,处决甄嬛毫无疑问会让孩子伤心,在没有真凭实据情况下,放过甄嬛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甄嬛死亡就是向天下昭示了一个道理,那便是皇上的亲兄弟给自己戴了绿帽子,说出去何等影响皇家颜面,两人若全死,这等风流韵事必将记入史册。

最终,皇上为自己的心软付出了代价,如果说当初皇上发现二人关系不清之时,一切的主导权在皇上。可后来,病重在床的皇上已经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心狠的女人。后宫胜利者,需要的不是情,是心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