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培公告訴朱國治,康熙召集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個人來到京城,是藉機把他們的爵位削掉。周培公就預言:吳三桂不進京城,康熙要拿朱國治的人頭安撫三藩。

在《康熙王朝》中,第一個有能力的漢臣出現了,此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原來是伍次友的學生,因爲康熙也曾經拜伍次友爲師,可以說康熙和周培公還是同門師兄弟。
周培公窮困落魄,本想靠着自己的才華博取功名,卻名落孫山。那麼周培公是一名落榜考生,在街上賣字衛生,又身無分文,康熙是如何發現周培公的才能呢?
那還得從朱國治上奏朝廷,裁撤三藩說起。清朝前期,三藩的存在對康熙是重大的威脅。索尼在去世之前,曾經囑咐過康熙,目前朝廷的兩大隱患,一個是鰲拜,一個是吳三桂。權臣鰲拜已經在康熙16歲那年就除掉了,鰲拜只是結黨營私,沒有反叛的跡象,並且身在京城,很容易對付。
但是吳三桂跟鰲拜可不一樣,吳三桂非常難以對付。首先說吳三桂,他是三藩之首。此人有勇有謀,在明朝崇禎皇帝時期,就做到很高的官位。吳三桂手上有5萬關東鐵騎,明朝滅亡以後,李自成和多爾袞都想拉攏吳三桂。最終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投降了清朝,帶領多爾袞的八旗勁旅進入山海關。清朝對吳三桂也很感激,封吳三桂爲平西王,發誓永不相負。
吳三桂的勢力盤踞在雲南,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他手上握有雄兵幾十萬。吳三桂與鎮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三個人互成掎角之勢,牢牢控制南方大部分區域。三藩可以私自鑄造錢幣,可以不用向朝廷繳納賦稅,每年還能從朝廷的一大筆撫卹銀兩。
在平定明朝殘餘勢力以後,三藩已經成爲朝廷國庫的負擔,吳三桂漸漸成爲朝廷的隱患。康熙登基以後,以裁撤三藩爲自己的第一個目標。可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只是想着自己的小算盤,沒有考慮到三藩帶來的隱患,沒有一個人敢提出來裁撤三藩的奏摺。
這個時候,知府朱國治勇敢的站出來。他上奏康熙,建議裁撤三藩,給朝廷免除災患。此舉遭到朝廷中大部分大臣的反對,朱國治因此得罪吳三桂,被吳三桂送到京城,交給康熙處置。
在進京的途中,朱國治偶遇周培公,並且同車而行。朱國治哪裏知道,面前的周培公就是平定吳三桂的人才。周培公真是一個聰明的人,他料定朱國治此次進京是有驚無險。
周培公告訴朱國治,康熙召集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個人來到京城,是藉機把他們的爵位削掉。可是吳三桂如果藉故沒有到京。周培公就預言:吳三桂不進京城,康熙要拿朱國治的人頭安撫三藩。
正是周培公對局勢有這個鮮明的判斷,讓康熙認爲他是個人才。康熙不惜屈尊前往街上找到周培公,看到周培公有伍次友老師的推薦信,更加信任周培公。當天落榜生周培公就被帶到朝堂議事,授予官職。
周培公也沒有辜負康熙的期望,提出裁撤三藩分階段進行的辦法,讓康熙和明珠、索額圖長了很多見識。周培公也通過自己獨特的判斷,讓康熙斷定他是個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