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安門前的這兩個華表已經有着500年的歷史,背後也有特殊含義,如今在我們看來也只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建築,但是在封建王朝守護皇宮的同時也勸諫君王勤政愛民。所以說華表上的神獸不僅守護着皇宮,對於君王也有着警醒作用,背後的特殊含義也讓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天安門前矗立兩根重20噸的石柱,已有500年曆史,背後有特殊含義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在旅遊業的推動下,人們也開始走出家門,去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尤其是我國的首都北京,是很多遊客的首選之地,北京天安門也是遊客不可錯過的景點。在天安門廣場不僅有着雄偉的城樓,還有人民紀念碑,而且天門也是中國首都的一個象徵,在這裏可以給大家留下特殊的旅遊體驗。瞭解天安門廣場的朋友知道,在天安門的前後有兩根單獨的石柱,重達20噸左右,已有500年的歷史,背後有特殊含義。

其實這兩根石柱就是華表,石柱是由漢白玉造成的,在它的表面還有非常精美的龍紋圖案。石柱高度達到10米,所以在天安門廣場上也是非常顯眼的,而且上面的雕刻也非常講究,雕刻的圖案栩栩如生。尤其是華表頂端的石犼神獸,還有它坐落的方向,也是有這說法的。天安門前上的華表頂端的神獸是朝着宮外,寓意是望君歸,天安門後的華表上的神獸朝着的方向是宮外,寓意是望君出,背後都有特殊含義。

衆所周知,故宮是明清時期皇帝居住生活的地方,所以這兩根華表的存在也有着深刻含義。望君出,就是希望君王不要貪圖宮中的奢侈生活,應該關注民生,應該走出宮門去體察民情,親身感受民間疾苦,這樣才能夠做出更多爲子民着想的舉措。望君歸的意思相反,只希望儘快在外出遊玩的時候,不要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惑,應該儘快的回宮處理朝政。所以說華表上的神獸不僅守護着皇宮,對於君王也有着警醒作用,背後的特殊含義也讓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華表的底座也被稱之爲須彌座,其中也包含着獨特的佛教元素,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的佛教文化還是比較興盛的。底座的外圍還有4個小石柱,石柱上的雕刻也非常精美,而且還雕刻着小獅子,它的朝向與神獸的朝向是相同的。雄偉壯觀的華表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的守護意義,這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種特殊表達。天安門前的這兩個華表已經有着500年的歷史,背後也有特殊含義,如今在我們看來也只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建築,但是在封建王朝守護皇宮的同時也勸諫君王勤政愛民。

還有另一種說法,據說在古代的時候發表也有其他意義,特別是在建造宮殿的時候,就需要通過華表來定位,有的華表也起着路標作用。隨着時間的推移,華表也只是成爲一種藝術建築,但它背後卻有深刻的含義,就算如今只是起到外表美觀的作用,但是它也是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