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3年11月23日,当美国驻日本大使埃德温·赖肖尔站在东京赤坂美国大使馆的台阶上,向人们介绍发生在前一天的肯尼迪总统遇刺案时,他肯定不会想到,仅仅几个月之后,他也将面临相同的命运。人们发现,日本的精神病床位,比美国少太多。

1963年11月23日,当美国驻日本大使埃德温·赖肖尔站在东京赤坂美国大使馆的台阶上,向人们介绍发生在前一天的肯尼迪总统遇刺案时,他肯定不会想到,仅仅几个月之后,他也将面临相同的命运。

1960年1月,《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签订,激起很多日本民众强烈反对。为了修复与日本的关系,肯尼迪请赖肖尔出山。因为他1910年出生在日本,17岁之前都一直生活在这里,精通日语,老婆是明治时代曾任日本首相的松方正义的孙女,且他对亚洲文化深有研究,主张和平,很有亲和力,与左右各派都谈得来。在这危急时刻请他来,真是个好主意。本图为1961年4月19日他带着妻子女儿到达日本,在东京羽田机场开记者会。

这是1961年6月7日,他前去拜访东京都知事。因为他是各方都可接受的人物,因此,他的工作开展得还挺顺利。然而,谁都想不到,他会被人刺杀。1964年3月24日,他刚出大使馆,便被一个青年刺伤,大出血。这一刀,震惊美日。

他被迅速送到医院,输血几千毫升,捡回了一条命。

接下来肯定要调查啊。结果是,那个青年,19岁,有精神病。因为失业,觉得是美国造成的,所以要杀大使。他之前多次去美国使馆踩点,如入无人之境。因为当时安保不严。按正常人的思维,谁胆敢跑到美国大使馆犯事啊。在此之后,才加强了安全措施。

为向日本显示诚意,最终这个青年交由日本审判,美国没有插手。然而,他的遇刺,却意外导致了日本两件大事的解决。

其一是对精神病的重视。人们发现,日本的精神病床位,比美国少太多。很多有病的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生活在普通百姓身边。其实日本对精神病的研究并不迟,这张图就是爱知县的精神病院,拍摄时间大概在战前。

这是爱知精神病院内景。这种精神病院,在日本并不多。所以这次事件,使日本加快了精神病人的收治。据说,有人因想事情两眼发直而被同事认为是精神病……可见当时人们到了何种恐慌的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很多精神病人,终于可以接受正规治疗了。

另一件事,则是血液问题。美国大使,竟然因输血而染上了肝病。后来查出,因为血液有利可图,所以当时日本卖血盛行。经此事件,立马开始了推进无偿献血的立法,得到民众大力支持——因为普通百姓很多也因输血染病——献血者众。本图墙上的兔子,就是日本献血机构的标志。(本文照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