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常都會有人提到中國足球應該學誰哪個國家,學哪一套體制,似乎單單靠着拿來主義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很多球迷表示,我們已經不再期待看到國足能夠在世界盃賽場上面有什麼表現,但是我們非常希望國足能夠踢出中國作爲一個大國應該有的精神和骨氣。

一談到中國足球,相信很多的球迷朋友們會有許多的話要說。作爲一個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中國足球在世界範圍內的實力實在是與這樣一個大國地位不匹配。這一方面有我們國家的足球產業發展的比較晚的客觀因素。另一方面也有我國足球外行指揮內行的現象比較嚴重的因素在裏邊。可以說在討論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對某一個個人大加批評,說他對中國足球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傷害。在歷史的語境之下,每一個人做出他的選擇幾乎都是必然的。


或許在當時我們可以審判他,詬病他,責罵他。但是在事後,我們還是要從他所的那個時代當中剝離出他個人的特性來觀察。常常都會有人提到中國足球應該學誰哪個國家,學哪一套體制,似乎單單靠着拿來主義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一批又一批不斷實踐着的中國足球人們已經用行動證明了這種拿來主義在社會的其他領域不可靠,在足球領域也同樣不會可靠。所以我們就被迫需要因地制宜,根據我們的國情,研究出一套比較適合我們的方法。


這樣的研究是非常繁重的任務,絕不是靠某一個個人或者幾十個人的團體就可以解決的。所以不能寄希望於有哪一個個人像足球小說中那改變中國的足球水平。現在,有許多的球迷都在懷念當年上個世紀的那一批中國國足。畢竟,從錄像帶當中可以看到那一支國足更加自信,即使是面對世界級別的強楊隊也不會有任何退縮,敢打敢拼。很多球迷表示,我們已經不再期待看到國足能夠在世界盃賽場上面有什麼表現,但是我們非常希望國足能夠踢出中國作爲一個大國應該有的精神和骨氣。


但即使是這樣一個看起來非常渺小的願望,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也會逐漸的因爲各種因素而變成一個奢望。這其中當然有許多的人執行不力的因素在裏邊。但是,同樣也有很多無法改變的客觀因素在其中。在過去我們之所以能夠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中,始終在亞洲有很強的競爭力。一方面是因爲外部因素,當時的亞洲很多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的舉國體制。但另一方面,因爲經歷二戰的原因,他們又百廢待興,所以並沒有實力能夠培養出能與中國抗衡的球隊。而只要有這樣條件,那麼中國隊遇到他們就非常麻煩了。


而中國的國情,卻與這些外部因素截然不同。在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當中。真正能夠接受全民教育的是師範學校和體育學校。而這,也就在上世紀末那些國家發展起來之後,爲中國足球提供了最後的一批''黃金一代''。而正是這批黃金一代,讓中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嚐到了世界盃的滋味,雖然說這滋味並不好受,但是畢竟我們還是看到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