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鸭足枪。兵器出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发起攻击,而这款枪一定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展现其杀伤力,一支能够拥有四根枪管的手枪,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持枪人一次对抗多个目标。但细看之后就会发现四根枪管没有一根是向正前方射击的,很可能持枪人会在开枪的一瞬间射击到除目标以外多个人,有可能自己人也会因此遭殃。

第二,圆形战舰。这是由俄国人发明的一艘海上战舰,顾名思义这艘战舰一改以往的战舰形状,被设计成了圆形的,落在海面上从天上看就像一块装了炮管的“铁饼”。将炮管安置在中间,有利于向四周的敌人同时发射,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开炮,战舰就会原地打转,根本停不下来。

第三,粘性炸弹。是在二战时期由英国人发明,因为二战时期,坦克作为陆军之王,并没有有效的武器能够与之对抗,地雷以及人肉炸弹对己方士兵的损失太大。所以粘性炸弹的目的就是希望炸弹在发射之后可以粘到坦克上,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战场上灰尘太大,根本粘不住。

第四,枪盾。盾牌作为冷兵器时代士兵最常用的武器,在某种程度上讲,盾牌的防御能力可以抵御子弹的威力,所以到了热兵器时代,也有人觉得设计一款既能开枪又能防御的盾牌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发明之后,并没有哪个士兵能够扛得起来,太笨重,完全不利于作战。

第五,空气炮。将空气聚集起来,然后通过一根长长的炮管将其发射出去,不仅可以节约弹药,同时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因为空气是用不完的。这是二战时期德国发明的奇葩武器。但长长的炮管,目标太大,刚刚开启使用,很容易遭到敌军的轰炸。

第六,潜水坦克。一个相当好的创意,可以通过水下的隐蔽性,完成对敌海军舰队的突然袭击,而且威力不小。但是坦克毕竟是陆战武器,就算是密封性再好不会出现漏水的现象,质量还是无法减轻的,这么重的坦克下了水最担心的就是“趴窝”。

第七,呕吐枪。通过一束极强的光线,射击人的眼睛,在被照射到的时候人会产生眩晕效果,时间久了会出现呕吐状况,但是墨镜的出现让这款武器瞬间失色,即便是没有墨镜,闭上眼睛不看不就没事儿了。使用要求太高,完全不适用于实战。

第八,反坦克狗。二战的时候德军的坦克是最强悍的,苏德战役中,德军的闪电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依靠坦克实施的。一时间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让苏俄很是头疼。但有人通过训练狗,将炸弹送到坦克边随即引爆,曾一度发挥奇效。随后德军利用喷火枪,反坦克狗并没有接受过防火训练,反而仓皇乱跑,有的甚至跑回了俄军阵地,无奈,只能放弃。

第九,气球燃烧弹。二战后期由日本人发明,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已经逐渐不敌美军,随着中途岛海战、塞班岛战役的接连失利,日本已经失去制海权,本土也暴露在美军的轰炸范围内。为了能够从海面袭击美国本土,从而扳回失利局面,决定利用燃烧弹通过海面上空的空气流将炸弹运往美国本土,可是事实大部分的炸弹都落在了太平洋,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