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下午,中國跳水冠軍達標賽第3站的爭奪,在訓練局跳水館結束了雙人項目的比賽。男子雙人3米板的陣容出現了重大調整。

東京奧運會的延期,讓夢之隊開始在改變中,尋求發展。

從2016年年底開始,男子3米板幾乎就成了謝思埸和曹緣的天下。無論單人和雙人,兩個人憑藉自己的實力,位置難以撼動。他們倆聯手,從2017年布達佩斯世錦賽之後,還未嘗敗績。

曹緣更是從2018年亞運會後,憑藉難得的天賦,受到隊伍重用,被喻爲“兼項王”,在男子3米板、雙人3米板和雙人10米臺,均佔據了主力位置。很多人看好他在東京奧運會上一人身兼三項,創造中國跳水歷史。

然而,在21日隊內舉行的冠軍達標賽第3站的爭奪中,年僅19歲的小將王宗源,擠掉了曹緣,站在了謝思埸的身邊。

“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14個月的時間,我們要在各個方面準備得更充分一點。所以,我們在組合上,做出了一些調整。我們要多一點人選做準備。”這是領隊周繼紅對於陣容調整做出的解釋。

事實上以老帶新,是中國跳水排兵佈陣的一貫宗旨。東京奧運會的延期,使得巴黎週期被迫壓縮,三年時間對於如白紙一般的新人來說,肯定過於倉促。

2001年出生的王宗源被隊伍看好,成了重點培養對象。

在去年光州世錦賽1米板的爭奪中,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在大比分落後的不利局面下,頑強逆轉,斬獲金牌,是心理素質過硬的代表。19歲就掌握了5156B、207C這些大難度動作,也確實在同年齡段選手中很搶眼。他甚至在訓練中,完成了307B這個目前還無人在比賽中使用過的動作,能力可見一斑。

從某種角度上說,並非曹緣不成,而是中國跳水陣容銜接的需要。算是隊伍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也是一種大膽嘗試。

其實,王宗源和謝思埸並不是首次配對。去年的世界軍人運動會之前,他們曾經有過不到一個月的短暫磨合。當時比賽中,他們以472.20的高分奪冠。這個分數,如果放在里約奧運會,比奪冠的英國組合高出將近20分;放在去年的光州世錦賽,這個成績比曹緣和謝思埸的奪冠分數高出30多分。

冠軍達標賽的重點不在於名次,而在於努力完成隊伍制定的達標分數線。這個分數並不是及格線,而應該算是冠軍線。達到這個分數,幾乎可以鎖定世界大賽的冠軍。男子雙人3米板隊伍制定的分數是460分。

賽前問王宗源,對於達標是否有信心。小夥子沒說話,只是使勁兒點了點頭。這是一個不善言辭的年輕人,當問他:“是不是想着一炮打響,能爭取到主力位置?”他輕聲回應:“其實我心裏有點慌。”

儘管略顯生澀,不過王宗源在比賽場上,卻顯示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事關奧運前途的亮相,壓力自然可想而知。雖然此次比賽前,他們只配合了三週,但是比賽中,他緊跟着謝思埸的節奏,雙人的同步在比賽中,表現出了令人喫驚的效果。

在最後一跳完成難度高達3.8的109C時,他們的表現博得了滿堂彩,無論是個人動作質量,還是同步性,都跳出世界頂級水平,得分也達到了100.32分。

不過,他們在做307C的動作中,王宗源表現穩健,謝思埸則因爲腰傷影響了發揮,出現了嚴重的失誤,僅得到73.50分。最終,成套動作的得分爲452.64分,與隊伍制定的達標成績相差了7.36分,爲首秀留下了些許遺憾。

整場比賽,王宗源表現得異常穩定,儘管入水會有瑕疵,需要日後更多地打磨,但是其它技術環節零失誤。應該算是爲兩個人的搭檔,定下了不錯的基調。

賽後,跟王宗源開玩笑,“謝哥307C失誤,致使你們沒能達標,你下來批評他了嗎?”他撓着頭,小聲嘀咕着:“不敢!”

問他給自己的國家隊首秀打多少分時,他想了想,異常認真地回答:“10分滿分的話,我打6、7分吧,還有進步的空間。”

緊接着問他,給組合打多少分時,他回答得倒是乾脆:“滿分!”這話讓站在身邊的謝思埸忍俊不禁。

王宗源平時不言不語,但是人小鬼大,這種討好的回答方式,顯然是希望能得到老大哥的更多關照。

所謂一家歡喜一家愁,原本參與三項備戰的曹緣,放緩了創造歷史的腳步。他在評價陣容更替時,倒是顯得很大度:“從2018年開始每天三項訓練,確實太累了。這樣也好,我可以調整一下。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等到冬天的時候,我能再把雙人3米板主力的位置奪回來。我還是爭取能在東京參加三個項目。”

對於男子雙人3米板的陣容之爭,周繼紅給出了明確的標準:“最終選誰,要看運動員的訓練和他們的水平,要根據表現和選拔的結果來定。競爭嘛,現在很難說,看誰更努力了。”

(曾經的金牌組合是分道揚鑣,還是再現江湖,現在還很難判斷)

其他雙人項目陣容未發生變化,小將張家齊和陳芋汐在女子雙人10米臺的爭奪中,總分爲346.74分,距離達標成績僅相差3.26分。老將施廷懋和王涵在女子雙人3米板的比賽中,跳出336.60分,成爲21日比賽中,唯一通過隊內達標線的組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