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小孩都不太能吃苦,布丁也不例外,花生看到布丁弹琴弹得毫不费力,就以为很容易上手,和妹妹玉米一起试了试。布丁像个小大人,对花生说:学钢琴很难的,我妈老是骂我。

原标题:鸡娃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

每次去我妹妹、布丁妈妈家,我都很爱听布丁弹钢琴,一首卡农被他弹得风生水起,让我们沉醉其中。

这两年,布丁还在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总决赛和新加坡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分别拿过一等奖。

现在小孩都不太能吃苦,布丁也不例外,花生看到布丁弹琴弹得毫不费力,就以为很容易上手,和妹妹玉米一起试了试。

玉米虽然没学过钢琴,但过了黑管10级和竹笛9级,去年还拿到了艺术特长测试A级证书,学起来一点就通。

花生所有学科里就音乐最差,他被布丁这个小老师训了一顿。

布丁像个小大人,对花生说:学钢琴很难的,我妈老是骂我。

小布丁在给哥哥姐姐当钢琴老师

鸡语文、鸡数学、鸡英语都挺不容易,但只要一提到鸡钢琴,布丁妈妈就觉得鸡其他都还算轻松。

布丁妈妈有很多家长群,每个群都挺鸡血的,但只要和钢琴群比起来,其他群也瞬间变佛系了。

我和妹妹小时候都没学过乐器,乐理也没好好学过。我还是大一时学吉他才搞懂了五线谱,妹妹对音乐可谓一窍不通。

而小布丁学琴后,有一天,我到妹妹家吃饭,小布丁在他自己房间弹琴,妹妹和我在客厅聊天。

聊天不太顺利,因为妹妹总插入一些诸如此类的话:

布丁,要弹出欢快感,而不是弹得快,节奏要慢下来!

布丁,刚才那个小节,有个音弹错了,重过一遍!

布丁,这个Do需要强化,你弹得比别的音轻了!

布丁,刚才要停顿4拍,你怎么才停了3拍?!

…… …… ……

我是不是换了个妹妹?

布丁妈妈向我解释,小布丁学琴,她也必须跟着学,搞懂所有的曲调和弹奏技巧。

因为学琴不仅是学,关键是练,老师一周最多上两次课,后面练习得有人盯,否则就白学了。

从五音不全到精通音律,只需要家里有一个学琴的孩子。

我妹妹为了陪布丁练琴,人到中年,0基础还要开始学习乐器。

当时我还在陪着花生冲刺六小强,受到一点刺激,就想,学乐器这么难妹妹都能上,为了小升初我重新温习一下语数英,算得了什么!

语文重背唐诗宋词,英语去考雅思,奥数以前没太接触过,也得硬着头皮上,和什么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概率、数论死磕到底。

我觉得我算用功的了,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一位西城妈妈约了一起吃午饭。我聊起,我现在开始陪着花生上网课了,还玩命记笔记,就是要自己搞懂奥数这样才能辅导孩子。

我以为朋友会表扬我的用功,没想到她轻描淡写地说了这样一段:

是呀,孩子的时间最宝贵,上网课也要讲究效率。我女儿不是特别忙嘛,网课我都是自己先上一遍,有些她已经掌握的知识就不用再看了,省得浪费时间,只有她的薄弱环节,还有她没怎么做过的题,我自己先消化了再讲给她听。

大家都说,北京西城区教育水平高是因为好学校多,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海淀六小强没有学区房海淀妈妈都很努力, 而西城妈妈即使拥有学区房,也这么努力!

我朋友温柔和善、说话不紧不慢,看上去云淡风轻、与世无争的样子。她女儿比花生大一岁,在西城区最好的小学上学,后来上了西城区“四大金刚”中学之一,品学兼优,写得一手好字,获得全国一等奖,体育也很棒,是校女子足球队主力,也是我们眼中名副其实的牛娃。

因为朋友外表的“佛系”,我们都被骗了,还一直羡慕她有个“自鸡娃”。这次听到她说起网课这个细节,我才深深体会到, 哪有什么天生的“自鸡娃”?每个“自鸡娃”背后都站着一个“鸡血妈”,而且是高技术含量的鸡血。

我本来也一直诧异,朋友女儿为啥时间管理能力这么高,不管学习还是特长爱好都能兼顾,原来是老妈在背后用心地帮娃节省时间,细水长流积累起来,在效率上就是可观的提升。

和六小强那些超级优秀的同学比起来,花生不算是个牛娃。但是居然也有些牛娃妈来羡慕我,说花生身体棒、自律强、阳光正派、各方面发展均衡。

花生很喜欢运动健身,在班上担任文体部长,也喜欢组织大家锻炼。

学习有时候我还要督促督促,健身我却有时还会抑制一下,因为花生会早上锻炼、中午锻炼、晚上锻炼,感觉都有点过头了。

还经常有妈妈来问我:我们家孩子我拉着他锻炼都不去,你是怎么培养的?

花生小时候,对足球有点兴趣,我就陪着他院子里踢。

有时天气不好怎么办,就在家里踢。小皮球当足球,门框当球门,我这个老母亲总是舍身当守门员

现场异常惊心动魄,花生一个个射门虎虎生风,杀伤力不小。

这让我陷入两难境地:

救球积极点嘛,扑那些吊到上方斜角或者冲着门框去的球,容易扭到老腰,或者崴到老腿。

救球不积极一点嘛,稍不留神就会被球打中,重则身受内伤,轻则疼上半天。

我只好拼命提醒:轻一点,轻一点……

只怪当时没有电影《哪吒》,不然我也借鉴下哪吒老娘陪娃踢毽子的装备,戴上头盔,穿上护甲、护膝和护腿。

后来有段时间花生对棒球发生兴趣,拿了个充气的大棒子在家里挥舞,我及时制止了他拿小皮球做棒球的计划,翻箱倒柜,找出一只他以前的玩具“愤怒的小鸟”——一个圆乎乎的红色毛绒玩具陪练,才避免发生惨案。

到了小学三年级,花生慢慢喜欢上一项不那么“暴力”的运动——篮球。小区里还有篮球场,于是,在周末或晚上,没有小伙伴陪练的时候,也只好我上。

除了肉身陪练,还要精神陪伴。我和花生,虽然一个文艺女生,一个钢铁直男,爱好取向不尽相同,但毕竟是一家人互相带动,扒拉扒拉,还有一些相同爱好,其中一个就是爱看足球和体育赛事。

每次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的重要比赛,我俩总是一起着急一起喝彩,也算培养了共同语言。

有些人看到别人家娃学习好、身体好、品质好,就很羡慕别人家娃的妈妈,却没看到, 从普娃到牛娃这条道,是由这些妈妈数不清的付出铺成的。

也不要总觉得为啥别人家孩子就能轻松考高分、弹得一手好钢琴,或者天生有很多优点,那是因为你没看到在这背后, 妈妈为孩子付出了多少时间、经历过多少失败、克服了多少次放弃的念头。

就像布丁妈妈说的,学琴,其实学的是平日的坚持和面对困难的不放弃。

和别人家娃比较产生的焦虑,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我们只看到了结果却忽略了过程,也选错了比较对象——想跳过牛娃和牛娃妈承受的那些苦、直接变成牛娃和牛娃妈。

有一句话虽然有点俗,却是大实话——要想人前显贵,必要人后受罪。

牛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成绩和好品格也从来不是轻而易举能获得的,只有做到非常用心和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