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校园社团那些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狂热分子在国内大肆宣扬“一亿玉碎”的计划。
所谓“一亿玉碎”,是指在盟军进入日本岛后,日本上亿民众将拒绝投降,以生命来守护祖国家园。一旦这个计划真的实现,大和民族恐怕会面临灭族之灾。
不过,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了无条件投降。这个疯狂的计划,也最终没有被实行。
那么,为什么日本最终放弃了“一亿玉碎”计划呢?是他们很怕死吗?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人说的“一亿玉碎”中的“一亿”是什么意思。
二战期间,日本多次将“一亿”挂在嘴边。从表面上看,这个数字应该是指日本全体国民总人数。但实际上,即使在二战开始之前,日本的人口总数也根本不到8000万。
所谓的“一亿”,是包含了日本殖民思想的一句话。虽说在日本本土的人口只有7000多万,但朝鲜、台湾、伪满等地区均被日本视为了殖民地。所有殖民地共有3000多万人口,加起来刚好一亿人。
而日本提出“一亿玉碎”,就是将所有殖民地人口都算了进去。
不过,由于统治时间较短,文化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殖民地的3000万居民,显然不会跟着自取灭亡。而居住在日本国内的7000多万人,尽管他们自小接受天皇至高无上的教育。但在巨大的绝望下,他们之中又能有多少人会誓死追随天皇,走上绝路呢?
所以说,日本军方所谓的“一亿玉碎”,从一开始就是无法实现的。而日本军方之所以提出这一计划,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要挟谈判的手段。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在经过多年的多线作战之后,早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1942年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国内就开始出现了投降的声音。但这个投降却并非是后来《波茨坦公告》中提出的“日本政府立即解除所有军队武装,政府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战犯交付审判”等等。日本政府想要的投降,是最大限度保留自身主权的一种“有条件投降”。
所以,为了达到目的,日本开始命令军队向美军发起自杀式袭击来施加压力。像神风特攻队,硫磺岛血战等等,都是日本希望对美军造成巨大杀伤,以此来要挟“有条件投降”的手段。
而“一亿玉碎”,就是日本人最大的一张底牌。
只不过,日本人的这张底牌,最终被三次事件给打了一个粉碎。
第一次事件,发生在1945年3月和5月,美军的两场空袭。历史上将这两场袭击称为“李梅火攻”“东京大轰炸”。
其实,自从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每年都会定时对东京进行空袭轰炸。不过这些轰炸多半是象征性的动作,以工业厂房军事基地为主,并没有大规模破坏居民区。
到1945年,美军开始加大对日本的轰炸规模。3月9日,美军向东京投下了超过2千吨的燃烧弹,东京的四分之一地区被夷为平地,近十万百姓死亡。
5月9日,300多架美军飞机再次飞到东京,并专门把炸弹扔在了人口聚集区,东京几乎成了一座死城。
美军的轰炸行动仍然没有停止。截至到1945年7月4日,美军发言人称,日本已经受到了10万吨炸弹的轰炸。
第二次事件,就是美军的两次原子弹攻击。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上空投下了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这颗原子弹在广岛500多米的高空成功爆炸,瞬间带走了数万人性命。
在遭遇原子弹后,日本政府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一亿玉碎”的传单,依然在漫天飞舞,甚至有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还在暗自欣喜。他们认为,美国急不可耐地连续投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在日本本土进行“玉碎决战”。这说明一亿玉碎的计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美国很可能会在未来接受日本有条件的投降。
三天后,美军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名叫“胖子”的原子弹,又有数万人被当场炸死。
这一次,日本政府对美国连续的投弹显得有些茫然无措,他们也没有发声,但情况却与第一次不同了。
接着,当第三件事也发生的时候,大部分日本高层都绝望了。
第三件事,就是苏联在美国投弹之后,于8月8日正式对日宣战。第二天,华西列夫斯基就率领着150万大军杀向了中国东北。
西方国家和苏联不对头,这是任谁都能看出来的问题。虽然因为战争的原因,苏联和西方国家暂时性地绑在了一起,但在德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苏联会不会同美国反目。
所以在战争最后阶段,日本曾寄希望于同苏联进行秘密谈判。通过苏联发声,来为自身在投降后争取到一些利益。但当苏联的钢铁洪流开始屠杀关东军时,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高层,全都陷入了绝望。
1945年8月,裕仁天皇正式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放弃了“一亿玉碎”的疯狂计划,最终选择了无条件投降。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