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后,杨昌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坐上了浙江巡抚的宝座,他的湘军同僚们也成批的进入浙江,充斥着浙江官场的各个地方。一个事实已经昭然若揭了,杨乃武案只是个引子,清洗江浙官场的湘军人物,才是慈禧太后的目的。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余杭县一名叫做葛品连的豆腐店小工突然死去。仵作沈祥在验尸后,确认葛死于中毒。余杭知县刘锡同本着公报私仇的目的迅速出击,将葛品连的妻子小白菜当作嫌疑人抓捕。一番严刑拷打之下,小白菜被迫承认自己下毒害死丈夫,而同谋则是自己的房东杨乃武。原来,杨乃武是余杭富绅,并曾经考取过功名,向来与刘锡同不睦。
本着报复杨乃武的目的,刘锡同对小白菜屈打成招,并逼迫小白菜指认杨乃武与自己有奸情,合谋毒杀了自己的丈夫。刘锡同迅速做出判决,将杨乃武、小白菜定为死罪,打入死牢。杨乃武的家属在随后两年内多次上诉,却都被浙江巡抚杨昌濬驳回。事情最终闹到京城,惊动了“老佛爷”慈禧太后。
在慈禧太后的亲自批示下,葛品连的尸体被运送至京城。重新验尸后的结果显示,葛品连并非死于中毒,而是正常的病亡。于是,案件翻转,杨乃武、小白菜被无罪释放。而自浙江巡抚杨昌濬、杭州知府陈鲁以下的一百多名官员被摘掉顶戴花翎,沦为白身。始作俑者刘锡同则被发配充军。这就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一个小小的浙东乡绅案居然会惊动大清中央,并造成浙江官场的大地震,是同治皇帝爱民如子,还是慈禧老佛爷明察秋毫呢?其实都不是,这件案子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我们先看下浙江巡抚杨昌濬的出身。杨昌濬是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是湘军鼻祖曾国藩的同乡,也是湘军的骨干成员之一。因为跟随曾国藩、左宗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被封为浙江布政使,后来又做到了浙江巡抚的位置。可以说,杨昌濬是一位湘军核心人物。而杨乃武案中被革职的一百多位官员,大部分都是湘军出身!
一个事实已经昭然若揭了,杨乃武案只是个引子,清洗江浙官场的湘军人物,才是慈禧太后的目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慈禧太后对湘军如此忌惮,必欲将之清洗出大清官场而后快呢?这要从湘军的起源说起了。
湘军又称“湘勇”,是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而授权曾国藩组建的地方团练。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的八旗军、绿营军已全部腐朽不堪,战斗力毫无保障。为了对付如狼似虎的太平军,清政府授权湖广地方乡绅,在各地自行操办团练武装,以对抗太平军。
早期开办团练最成功的人是江忠源,他操练的武装叫做“楚勇”。楚勇曾经在蓑衣渡重创太平军,击毙南王冯云山,太平军差点被打的全军覆没。但可惜江忠源最终功亏一篑,他也在日后的战争中死在太平军手中。江忠源的接班人就是曾国藩。当太平军席卷湖广时,仕途不顺的曾国藩奉命回乡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操办团练。曾国藩抓住机会,将团练办的有声有色,最终形成了湘军。
湘军模仿明代的戚家军,以戚继光为偶像,以《纪效新书》为行动指南,以乡党宗亲为纽带,是晚清颇具地方色彩的一支军队。湘军将宗亲关系作为建军方式,他的兵士只对上级效忠,如此层层递进,这支军队最终完全听命于曾国藩,可以说是曾国藩的私人武装。而在与太平作战的过程中,曾国藩慧眼识珠,培养他的学生李鸿章带出了另一只大名鼎鼎的团练武装:淮军。湘军、淮军协同作战,最终消灭了太平军,是大清实现“同光中兴”的绝对功臣。
而在平定太平军后,何去何从,也就成了湘军面临的首要问题。有人曾劝说曾国藩自立为帝,与清政府一争长短。应该说当时的清政府完全腐朽,曾国藩要是有二心,还是颇有成功的机会。但儒家出身、崇尚孝悌忠信的曾国藩还是没走出这一步。最终他解散了湘军,自己继续入做了大清的忠臣。
于是,慈禧太后顺水推舟,开始了她的削藩计划。她批准了曾国藩解散湘军的要求,将大部分湘勇遣返回乡。而小部分未遣返的则派往西北战场,由刘松山率领赴西北作战,以此消耗这部分湘军。
同时,对李鸿章的淮军,慈禧太后则采用“拉”的手段,淮军先是奉命北上,在山东、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配备有马匹和火枪,来去如风,战斗力强悍,淮军虽然最终获胜,却也损失惨重。平定捻军后,李鸿章逐步进入清政府的权利核心,他手下的淮军则被收归中央,淮军于是成为清政府后期颇为倚重的一支国防力量,在平定捻军、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国难、对义和团作战等一系列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搞定了湘军和淮军的遣返和收编问题,慈禧太后将目光对准了已经进入官场的原湘淮军高层人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湘淮军的高层人物成批进入官场,成为各个地方的实权派人物。杨乃武案中的杨昌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平定太平军后,由左宗棠保举,坐上了浙江布政使的位子。
此后,杨昌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坐上了浙江巡抚的宝座,他的湘军同僚们也成批的进入浙江,充斥着浙江官场的各个地方。所以当杨乃武案发生后,由湘军人物把持的浙江官场自然是官官相护。在杨乃武家人上诉至京城后,面对清政府中央的质疑,杨昌濬甚至不惜抗命不从,以维护自己在浙江官场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最后,在慈禧太后的亲自干预下,杨昌濬终于自食其果,被革职查办,十年努力,化为一场空。但杨昌濬也是个牛人,他在被革职后,借助随左宗棠西征的机会再次崛起,堪称官场不倒翁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慈禧太后为削藩所做的努力。她连打带拉,软硬兼施,最终成功避免了地方实力派尾大不掉的隐患,使清朝没有像汉唐那样,在农民起义后走上军阀割据的不归路。必须要承认,慈禧太后还是有一定政治能力的,绝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无能老妇人。
作者公子弃疾,读史二十年,以历史票友自居,爱历史更爱美酒。寥寥数语,博君一笑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