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文汇报5月22日报道,在香港“高考”中国历史科试题中,一个必答题列出日本侵略者的一张传单,传单上一群表情兴奋的日军手持武器庆祝胜利。香港教育局18日对此做出回应,发长文指出:在香港的课程中,中学教育阶段分别设有初中及高中的中国历史科和历史科课程,让学生从探索过去人类文明的进程,认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从而培养对国家认同、世界视野,并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

上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相当于“高考”)历史科出现美化、歪曲日本侵华历史的题目,震惊香港教育界。然而时隔不久,中国历史科再出争议性题目。香港文汇报5月22日报道,在香港“高考”中国历史科试题中,一个必答题列出日本侵略者的一张传单,传单上一群表情兴奋的日军手持武器庆祝胜利。图片下面,有题目问及考生是否同意日军宣传品观点。

有资深历史老师认为,在谈及民族伤痛、血腥历史事件时,不应同情或歌颂侵略者。教育界批评,现时考评体系鼓吹“泛客观、泛持平”的角度,令拟题流于技术层面。

中国历史科试题,图自文汇报

从图片可知,在这份中史科试题的必答题中,一份资料引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张宣传品:

一张为中方印制的海报,展示数个拳头挥向倒在地上的日军,写着“万众一心誓灭倭寇”;另一张为日军的传单,涉及日本在1937至1938年进攻徐州,描绘侵华日军手持武器,大笑高呼庆祝,写有“徐州失陷”及“华北华中的日军完全连络”。

在资料下方,考题要求考生分别分析两张宣传品“所描绘的日军形象有何不同”,最后分题则问考生是否同意日军欢呼宣传品的观点。

香港黄楚标中学校长许振隆分析两张宣传品:一边为国仇家恨,一边为“侵略者好兴奋”。他认为,该题目引导学生站在当时日军的角度思考,令学生模糊其作为中国人的立足点,“难道要考生分析出侵华日军的‘健康形象’?”

他指出,尤其对于最后分题具有明显倾向性,考生或会为得到高分流于技术上违心作答“同意”,为日军侵华辩解,难以符合课程纲要培养国民身份。

教评会主席、国史教育中心校长何汉权说,该试题出题不理想,不应该用日本入城、徐州沦陷作为史料,虽然该试题有提供正反资料,不似早前历史科涉事试题般有绝对的引导性。但他强调,出题者应建基于事实出题,谈及民族伤痛、血腥的历史事件时,不应同情或歌颂侵略者。

对此,香港考评局则回应称,题目旨在评核考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考生须援引中国军队于1938年3、4月于台儿庄曾歼灭日军过万、国军为保存实力,自徐州撤出,以及徐州会战有助华北与华中的日军连系等史实作答,从而评估观点是否可信。但许振隆认为此为考评局开脱之词,反问为何要同意徐州的战略地位,“即认同日军侵华行为?”

对于上述争议,中史科考生林同学表示,试卷整体而言难度适中,自己的答案也贴中了必答题考点。不过他坦言,早前历史科问及1945年前中日关系的题目或违反试题规则,资料没有按规则给予正反论据,忽略了最重要的后半段日军侵华相关资料。

林同学所指为上周香港“高考”中出现的歪曲历史的考题。5月14日,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历史卷出现了立场歪曲、倾向性极强的一套试题:是否同意“1900至1945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说法。

香港教育局18日对此做出回应,发长文指出:在香港的课程中,中学教育阶段分别设有初中及高中的中国历史科和历史科课程,让学生从探索过去人类文明的进程,认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从而培养对国家认同、世界视野,并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在研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固然要学习运用历史资料、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但从历史汲取教训,以史为鉴是历史教育有别于其他科目的重点,自有其是非对错的价值判断维度。

延伸阅读:

香港教育局向“黄师”发出警告:再失德将取消教师资格!

香港修例风波以来,一些“黄师”蛊惑学生,贻害匪浅。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20日)书面回复议员质询时表示,教育局从去年6月至今年3月,共收到192宗有关教师涉及专业失当的投诉,并向54宗投诉成立个案的教师发出了提醒。相关教师如再次作出失德行为,教育局会考虑按《教育条例》取消其教师注册资格。

杨润雄表示教育局已分别向14名教师发出谴责信、8名教师发出警告信、17名教师发出劝喻信、15名教师作出口头提示,提醒他们不应作出有损教师专业形象的行为。对于另外39起可能成立的个案,教育局目前正按既定程序处理,包括等待有关教师的回应等。

杨润雄还提到,教育局去年9月为通识科教科书推出了专业咨询服务,到今年5月已完成所有自愿送审书目的阅览。目前有出版社正在根据建议修订教科书的内容。教育局未来会在官网上公布相关教科书的名单,以供学校及公众查询。

香港教联会副主席穆家骏早前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一些“黄师”以所谓的批判性思考为借口,错误引导学生,实在是误人子弟。纵容“黄师”就等于是纵容把黑手伸向校园,值得警醒。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昨天的记者会上也就香港教育出现的问题作出表态。她强调,教育是树德立人的事业,要有人把关维护教育的质量,确保每个学生接受到正确的教育。“如果有朝一日为保护教育的质量、目的及学生,不会回避使用特首的权力。”林郑月娥称。

人民锐评:把“黑暴”赶出香港,得从根上拔除“毒瘤”

近日,21岁的冼嘉豪因暴动罪被香港法院判刑4年,他在求情信中说:“没有一天不后悔”。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15日,8001人被捕,1365人被起诉,566人被控暴动罪。个体的悲剧还在持续上演,数字的揪心让人持久难平,一场“修例风波”造就的暴力旋涡,已让多少香港年轻人命运脱轨、前途毁弃。

曾经拥有的东西因为参与非法暴力活动而丧失,一直拥有的生活因为暴力破坏而止步,狮子山下的纷乱伤害了多少逐梦路上的人。回望香港“修例风波”,正是因为反中乱港分子鼓吹暴力、煽惑暴力,被洗脑的年轻人迷信暴力、使用暴力,香港才结出了孩子有家难回、有梦难圆,市民有工难开、无工可开的苦果,让繁荣稳定的香港陷入危机困境。

这是香港市民想要的吗?最基本的安全被剥夺,出行怕有人又去砸地铁,营业怕黑衣人又来打砸,饭桌上有不同政见也不敢轻易发表,校园里竟成了“兵工厂”;人被贴上标签,店被贴上标签,被起底、被排斥、被攻击,在所谓“私了”和“装修”之下,黑色恐怖的利刃戳进市民的心,让人普遍变得焦虑、恐惧。因为暴徒,个人这小家被黑暗包裹,因为暴力,香港这个大家已满目疮痍,怎能不让人心痛、不让人愤慨,不让人期盼香港重归祥和安定!

在“修例风波”中,人们已经看尽暴力的危害、暴徒的凶残。特区政府警务处处长邓炳强此前表示,香港正面临本土恐怖主义的威胁,威胁到香港市民的人身安全,也在对国家安全造成冲击。反暴力,是因为暴力已渗透进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危险近在咫尺;是因为暴力还有延续、扩散和升级的可能,要摧毁家园;是因为暴力不止,暴徒将更加猖狂,反中乱港分子将更加嚣张,香港要葬送掉一代代人辛苦建立的基业,辉煌篇章被恐怖主义湮灭。

通过香港警方严正执法,香港暴徒的气焰已被压制;由于香港市民拥护止暴制乱,香港暴力的土壤正被逐步铲除。但发生在香港的暴力并未绝迹,蠢蠢欲动的暴徒还在伺机而动。5月份前后,人们又看到了暴徒投掷的燃烧弹,看到了暴徒寄出的恐吓邮件。香港市民需要强化共识,一起向暴力说不;香港警方需要再接再厉,不给暴徒任何喘息之机。更需从根本上想办法,根治“黑暴”这个毒瘤。只有让暴徒、暴力成过街老鼠、众矢之的,纵暴、施暴的人付出沉重的代价,香港才有岁月静好,市民才能安心生活。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观察者网 北京日报客户端 人民日报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