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梓萌爱谈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提到杜心五,我们就能联想到“中华第一保镖”、“南北大侠”、“神腿杜心五”等美誉,作为民国时期的知名武术家,杜心五保护孙中山,成功逃过封建势力的一次次暗杀,为当时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自从跟随孙中山以后,杜心五就成了推翻封建王朝的中坚力量,不过,同样以推翻封建帝制为使命的梁启超,却受到杜心五的反对,多次在现场破坏他的演讲,这是为什么呢?
一、第一保镖实至名归
孙中山的同盟会,对于封建清王朝的帝制,构成了很大的威胁,1905年秋,慈禧命令清宫大内高手,乔装成富商,前往日本,刺杀同盟会创办人孙中山。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
而康有为、梁启超则认为,作为有着几千年帝制传统的华夏之邦,直接跳变到共和资本主义并不适合,而应当汲取大英帝国的经验,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平稳过渡,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体,相对来说,梁启超的革命主张更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他们的行踪很快被杜心五发现,杜心五主张,与其严加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将这些杀手赶尽杀绝,书生气十足的革命党人们,虽然不敢苟同,但又无良策,只能默许了杜心五的行动。
(梁启超)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帮大内高手们开始人心惶惶,每天派出去侦察孙中山行踪的人,都有去无回,偶尔找到的,也只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到了最后,剩下那个领头的张姓宦官,也被人杀死在床上,脑袋丢在臭水沟中。
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慈禧大动肝火,再次派出洋枪手前往日本,下令清廷驻日使馆配合,务必将孙中山铲除。
一次,得知孙中山、黄兴、陈其美以及柳亚子等革命党要人,要在东京牛町区开会,使馆马上通知洋枪手行动。
(杜心五剧照)
当时,孙中山等人在会场内开会,杜心五和长沙拳王王润生负责场外保护,两人见几个人鬼鬼祟祟,立马上前盘查,几名清廷鹰犬以为阴谋败露,连忙掏枪,杜王二个见势不妙,抢先下手,招招毙命,只数秒间,几个刺客全部倒地,不是断腿,就是折手,手枪也被二人收缴。
二、革命派与改良派分歧
民国时期,除了孙中山主张的三民主义彻底革命派,还有梁启超为首的封建帝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改良派,两派在革命目标上有着重大的分歧。
孙中山的同盟会主张,彻底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直接过渡到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实现快速的开放发展。
(康有为)
其实两派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区别,只是步调不太一致。孙中山激进,希望借助暴力革命达到建立共和国的目标;而梁启超求稳,主张和平改革,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变独裁专制为还政于民。
在革命对象上,两派的争议更大,孙中山既反对帝国主义入侵,又要同时推翻封建主义,说实话,这在当时积弱积贫的民国时期,确实过于理想化。
而梁启超和康有为只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全国一致对外,对于封建王室要学习英国过渡成精神象征。
正因为两派间的这些革命政见差异,相互间并不对付,作为孙中山贴身保镖杜心五,一贯对腐朽的清朝深感不满,再加上慈禧数次派人刺杀同盟会革命党,自然将保皇一族的革命派,视为清朝的走狗,所以他极力反对同在日本活动的梁启超。
(孙中山)
三、同盟会和保皇派之争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和康有为和孙中山一样,都成为大清的通缉犯,两拨革命派理念上存在重大分歧,一个要推翻大清朝,一个要辅佐光绪帝,都在日本向华侨募捐活动经费。
但华侨就那么多,为了争取大块的蛋糕,双方开始相互打压,从文斗升级到武斗,孙中山多次指令杜心五,带人大闹梁启超的演讲大会,宣传康梁保皇、立宪的欺骗性。
1907年,梁启超在东京锦辉电影院演讲,杜心五带人前去拆台,梁启超博学多识,能言善辩,确实吸引了不少华侨。
(清华五大导师,左二为梁启超)
同盟会人员当堂发问,清廷对于君主立宪改革一拖再拖,诚信何在,趁听众起哄之时,杜心五高喊:打这些不要脸的鼓吹者,并用纸包的花生向讲台上的梁启超投击,由于他自小练就投石之技,花生包精准的接连砸在梁启超脸上,惊吓的梁启超落荒而逃。
孙中山等人知道后,均摇头一笑道:梁启超算是被杜大侠恶搞的没有形象了。
可以看出,正是对推动封建改革的政见不同,参与同盟会革命的杜心五,才反对梁启超所代表的保皇派,其实两派的目的并没有区别,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前途,实在没有必要相互敌视。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