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全人類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隨着戰爭結束,衆多國家紛紛開始研發核武器,其中以兩大軍事強國研究成果最爲顯著,這也是至今美國心中“永遠的痛”。

根據記載,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全球範圍內誕生了兩個超級強國——美國和蘇聯,當時美蘇兩國爲了爭奪全球霸主的寶座,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軍備競賽,除了比拼雙方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還有一個重要的比試項目—核武器。當時美國憑藉雄厚的經濟基礎處處打壓蘇聯,然而沒有想到的是蘇聯也不是“軟柿子”,迅速展開了本國的核武器研發進程。

當時美蘇兩國均以核武器來威懾對方,這也是爲何美蘇兩國的軍備競賽十分激烈,卻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衝突,只是停留在互相威懾的層次之中。很難說美蘇兩國誰的實力更勝一籌,只能說不相上下,美國固然擁有雄厚的經濟作爲支撐,但蘇聯通過努力也在逐漸縮小兩國之間的差距,因此美國只能通過軍備競賽來拖垮蘇聯。

根據記載,蘇聯爲了獲得勝利,開始瘋狂建造發射井,之所以蘇聯會採取在地下建造發射井的辦法,完全是被美國逼出來的。當時美國已經研發出了洲際導彈,並且已經在本國領土上大肆修建發射井,爲了不讓美國奪取勝利的果實,蘇聯的安德烈格列奇科元帥提出建議:在地下修建導彈地堡,確保蘇聯的導彈可以隨時向美國實施打擊。直到1972年的時候,蘇聯已經擁有了1500多個導彈地堡,隨後一度建造了10000座軍事基地,並且存儲的核彈達到了1.1萬枚,對此美國也十分清楚,但具體位置無法知曉。

根據瞭解蘇聯建造的雅庫茨克導彈地堡,這是爲數不多公開的導彈地堡,距離中國僅僅只有900km。此外蘇聯的導彈地堡距離地面大約有十層樓的高度,士兵可以在地堡中正常生活,而且地堡內的士兵通常是24小時待命,只要蘇聯軍方一聲令下,大批導彈就可以對美國本土實施打擊,這也是美國最爲忌憚的一點。想必沒有導彈地堡的蘇聯,對美國而言威懾力將會大打折扣。

然而隨着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爲了最大的受益者,不僅繼承了蘇聯大量的武器裝備,同時也繼承了蘇聯當年建造的導彈地堡,就連蘇聯擁有的別國領土,也被俄羅斯收入囊中。對此美國原本以爲蘇聯解體之後,歐洲地區將會成爲美國的“後花園”,沒有想到俄羅斯憑藉大量的遺產成爲“人生贏家”,對此美國也不敢向俄羅斯動手,最大的原因就是俄羅斯手中的導彈地堡以及大量的核武器。

這也是爲何多年來美國只能聯合西方國家,向俄羅斯施加壓力,卻沒有正面與俄羅斯發生衝突的原因之一。畢竟俄羅斯素有“戰鬥民族”和“北極熊”的稱號,對此美國也是非常忌憚。目前雙方在中東地區進行了多年的角逐,依舊是難捨難分,但值得關注的是,中東地區的很多國家均是美國盟友,而俄羅斯只有敘利亞政府軍和伊朗作爲支援,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似乎也沒有討到任何的好處,足以說明俄羅斯的強大。
可以說俄羅斯手中最大的王牌便是當年蘇聯遺留下來的導彈地堡,雖然這一套完整的導彈發射系統已經年代久遠,但對於美國而言,依舊有着強大的威懾力,對此更是不能不防,俗話說得好“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