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3日凌晨,美股週五收盤漲跌不一。本週美股三大股指漲幅均超過3.2%,道指創4月以來的最大周漲幅。市場密切關注地緣政治關係、疫苗研發進展與美企財報。諸多跡象表明冠狀病毒大流行對經濟造成持續損害,歐美央行均認爲不太可能實現快速的V型復甦。

道指跌8.96點,或0.04%,報24465.16點;納指漲39.71點,或0.43%,報9324.59點;標普500指數漲6.94點,或0.24%,報2955.45點。

截止週五收盤,道指本週已上漲3.3%,創自4月9日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標普500指數上漲3.2%,納指上漲3.4%。

本週美股的上漲,要歸功於全球經濟的重新開放以及對冠狀病毒疫苗的希望上升。本週美國50個州已全部不同程度開放,各州政府紛紛放緩封鎖令以及對商業的限制措施。

冠狀病毒疫苗生產商Moderna股價上漲。美國頂級傳染病學專家、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安東尼-福奇博士(Anthony S. Fauci)週五表示,對Moderna公司研發新冠疫苗保持“謹慎樂觀”態度,該疫苗仍然處於研究的早期階段,結果尚無定論。

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化引起市場擔憂

對國際關係日益緊張化的擔憂情緒籠罩市場。在此之前,據新華社援引美國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參議院在20日午間通過了《國外公司問責法案》(S.945 ),這意味着中國在美國上市企業退市風險加大,國內國有企業赴美融資亦將面臨障礙。

報道稱,如果一家赴美上市公司因使用外國會計事務所而導致美國會計行業自律組織——美國公衆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不能對其具體的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依據該法案,該企業需要證明自身不爲外國政府所有或操縱。

對於“是否會跟進收緊IPO規則,加強對中國上市企業監管”的問題,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言人週五稱,不會跟進收緊IPO規則。

特朗普:即使出現第二波疫情,也不會關閉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即使出現第二波冠狀病毒感染再襲美國,“我們不會關閉我們的國家。不管是灰燼還是火焰,我們都要把它撲滅。但我們不會關閉我們的國家。”

美國財長姆努欽週四表示,他認爲美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觸底”,並在第三季度開始改善,第四季經濟活動將出現“巨大增長”。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創始人兼研究主管Tom Lee稱:“未來仍不確定,因此我們沒有信心說第二波疫情浪潮不會發生,但好消息是,在重新開放的經濟體中,第二波浪潮尚未出現。我們仍持謹慎樂觀的觀點,認爲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股票也能帶來相當不錯的風險回報率。”

自3月23日觸及盤中低點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已經飆升了34%以上,部分原因是主要科技股的強勁上漲。

CNBC利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隨着美國各州重新開放,超過三分之一的州出現了新的冠狀病毒病例。

近期數據顯示病毒疫情已對經濟造成長期損害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22日20時30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157.77萬例,累計死亡9.47萬例。

據週五公佈的聖路易斯聯儲實際GDP Nowcast模型預計,美國第二季度GDP萎縮47%,此前預期爲萎縮48%。

美國加州官方週五報告稱,受新冠疫情及爲控制疫情而實施的限制措施影響,美國加州4月份的失業率飆升至15.5%,超過了10年前金融危機時期12.3%的記錄,同時有23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

而內華達州州長史蒂夫-西索拉克表示,該州失業率已經達到28.2%,其中,僅上一個月已流失24.5萬工作崗位。“內華達正面臨着破紀錄的高失業率,如此數據非常令人難以想象,”西索拉克在社交網站發文說。

在此之前,美國勞工部週四報告稱,美國上週初請失業金人數爲243.8萬,過去九周的總數超過3800萬。截至5月8日當週,持續領取失業救濟人數超過2500萬,創下歷史新高。

德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表示:“在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間,失業人數長期居高不下,表明裁員不僅僅是因爲經濟停擺和正在處理的積壓數據。”

他表示:“相反,事實是,在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持續九周之後,上週我們仍然失去了240萬個工作崗位,這表明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是:在那些具有高度近距離、需接觸互動的行業中,勞動力出現了永久性的重新分配和減少。”

歐美央行均認爲不太可能實現快速的V型復甦

由於近來的經濟數據仍然維持在歷史最疲軟水平,美聯儲官員普遍放低了對美國經濟出現迅速V型復甦的預期。儘管美國股市已從3月23日的近期低點反彈了32%,但看來市場似乎不願與美聯儲的悲觀預期作對。

紐約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在週四的評論中表示,他預計“未來數月將非常艱難”。美聯儲副主席理查德-克拉裏達(Richard Clarida)也表示,他認爲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的“淨影響”將是“在短期和中期內,總需求的下降相對於總供給的降幅更加明顯。”

歐洲央行公佈4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該行在紀要中表示,預計歐洲經濟不太可能實現快速的V型復甦。歐洲央行會議紀要顯示,“中性”經濟預期可能過於樂觀,不過,除了疫情造成的直接破壞之外,歐元區的增長預計將會恢復。

貨幣政策方面,歐央行表示,需要隨時做好準備,適時調整其貨幣政策立場,並確保整個歐元區的傳導機制正常運轉。

歐央行管委會強調:必須準備隨時調整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和其它工具,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限制了經濟加速下行的可能,歐央行強調緊急購債的靈活性至關重要。

政策協調上,歐央行警告稱,單靠貨幣政策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財政政策也需要發揮重要作用。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金融放大效應的風險就會增加得越多。但委員們同時表達了對財政主導的風險的擔憂。

焦點個股

農業設備生產商迪爾(DE)公司2020年第二財季淨銷售額及營收爲92.53億美元,同比下滑18%,但好於預期。淨利潤爲6.66億美元,同比下滑41%;攤薄後每股收益爲2.11美元,好於市場預期,去年同期爲3.52美元。

據媒體報道,波音公司的737 MAX型客機一次關鍵復飛測試可能推遲至6月以後。

空中客車受到關注。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22日證實,該公司一架載有約100人的空客A320客機當天下午在巴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一處居民區墜毀。據當地媒體報道,事故目前已造成11人遇難,15人受傷。

當地媒體援引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發言人阿卜杜拉-哈菲茲的話報道說,這架空客A320客機準備降落時,在卡拉奇真納國際機場附近的居民區墜毀。

阿里巴巴發佈財報顯示,2020財年淨利潤1492.63億元,同比增長70.39%;2020財年營收5097.11億元,同比增長35.25%;2020財年交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

拼多多第一季度淨虧損41.19億元,市場預期虧損29.8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8.78億元。

英偉達2021財年第一季度營收30.8億美元,市場預期29.99億美元,去年同期22.2億美元。券商韋德布什將英偉達目標價從340美元上調至420美元。

網易據悉將在6月11日在香港掛牌,網易回應“不予置評。”另有報道稱京東計劃在6月18日在香港掛牌。

其他市場

週五歐股大體收高,德國DAX指數漲0.1%報11076.75點,法國CAC40指數漲0.1%報4449.93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28%報5998.37點。

黃金期貨價格週五收高。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化令避險情緒高漲,黃金、國債與日元等傳統避風港資產受到追捧。

但分析師指出,隨着多國與美國各州重新開放因冠狀病毒疫情而凍結的經濟,以及疫苗研發的希望漸增,本週黃金期貨價格仍然錄得跌幅。

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13.60美元,漲幅爲0.8%,收於每盎司1735.50美元。本週的黃金期貨價格累計下跌1.2%。

7月份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上漲32.9美分,漲幅爲1.9%,收於每盎司17.693美元。本週該期貨價格累計上漲近3.7%。

原油期貨價格週五收跌。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以及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化,使原油結束了一年多來的最長連續上漲時段。但本週原油價格仍錄得漲幅。

FXTM公司高級研究分析師Lukman Otunuga表示:“週五油價收跌,應該歸咎於對亞洲國家經濟復甦力量的懷疑論調、以及地緣政治關係的緊張化。”

他表示:“儘管油價會隨着各經濟體陸續解封而尋得支撐,但其漲幅必將受到對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擔憂的限制。”

他稱,從技術圖形來看,美國WTI原油如果跌破30美元關口,則將下探至24美元。

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下跌67美分,跌幅爲2%,收於每桶33.25美元。

作爲全球原油價格基準的倫敦洲際交易所7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93美分,跌幅爲2.6%,收於每桶35.13美元。

本週WTI原油累計上漲12.6%,布倫特原油累計上漲8.1%,均錄得連續第四周上漲。

責任編輯:張俊 SF06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