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國近現代情報鬥爭史上,袁殊是一位十分奇特的人物,他在抗戰前後,周旋於國共兩黨及日僞勢力之間,以多重身份,做過三面間諜,在國民黨中統、軍統、日本與汪僞以及中共幾方面的祕密關係中,縱橫捭闔,應付自如。馬振犢,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季我努學社顧問。

馬振犢,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館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季我努學社顧問。現任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中國檔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爲國民黨史、國民黨特工活動史、抗日戰爭史等,已出版《國民黨特務活動史》、《慘勝──抗戰正面戰場大寫意》等多部專著。

馬振犢
在中國近現代情報鬥爭史上,袁殊是一位十分奇特的人物,他在抗戰前後,周旋於國共兩黨及日僞勢力之間,以多重身份,做過三面間諜,在國民黨中統、軍統、日本與汪僞以及中共幾方面的祕密關係中,縱橫捭闔,應付自如。他加入過青幫,扮演過“漢奸”角色,先後坐過國民黨、汪僞政府的大牢,解放後又曾被錯誤關押。雖歷經生死磨難,但他仍不改中共黨員的本色,爲中共的情報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袁殊
  袁殊,1911年出生於湖北,又名學藝、軍光,化名曾達齋。少年時隨母到上海謀生,依靠半工半讀,獲得一定的文化知識。北伐戰爭時期,一度投身於北伐軍並加入國民黨。大革命失敗後,進入“狂飆社”當夥計。
1929年,袁殊留學日本,專攻新聞學,後因經濟拮据,於1930年冬回國。在日本,他接觸了一些進步思想,回國後曾擔任“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常委,參加過上海左翼文藝活動。後創辦《文藝新聞》,經常發表帶有“左傾”觀點的作品,他還曾披露過國民黨當局殺害“左聯五烈士”等重大新聞。袁殊與當時上海左翼文化人馮雪峯、夏衍、樓適夷等都很熟悉,在上海文藝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中央特科曾用過的發報機
袁殊在左翼文化運動中表現出的交際才能,很快引起了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的注意。1931年,經潘漢年介紹,袁殊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共情報組織——中央特科。潘漢年對袁殊說:“你加入的是‘祕密’組織,從事的是保衛組織祕密的工作,你要在一切人面前保守組織的祕密,萬一你因保衛組織而犧牲了,那隻能做一名無名英雄。” 袁殊表示接受一切條件。從此他與中共情報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