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對我我們而言不過是多了一條高考可能會考的知識點而已,但是對於蘇聯的各加盟國來說,1991年可真的是一場災難,失去了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的遮擋,各加盟國顯得十分弱小無助,只能獨自面對將來可能會遇見的各種難題。按照理論上來說,類似於俄羅斯、烏克蘭這一類原本實力就比較強勢的加盟國而言,即便失去了蘇聯這個巨大的儀仗他們也能夠慢慢的發展起來,闖出一番天地;而對於哈薩克、中亞五國等實力較爲弱小的國家來說,就只能在國際社會的浪潮中不斷被拋棄。
可事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昔日擁有數十架戰機、百餘枚導彈、千餘枚核彈的烏克蘭,在1991年蘇聯宣佈解體後的30年內,國家的綜合國力一日不復一日,由最初獨聯體二哥的高端位置掉落,現如今國內的形勢依舊十分動盪。而被尚未解體的蘇聯視作吊車尾一般存在甚至拋棄了的哈薩克斯坦,在此後30年裏逐漸發展成爲中亞實實在在的中亞強國,成爲原獨聯體中現如今國力僅次於俄羅斯的存在。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1992年烏克蘭GDP世界排名第35位,而哈薩克斯坦則排在57位。到2018年的時候哈薩克斯坦排名56、烏克蘭則掉到了59位。在這將近30年的時間裏,哈薩克斯坦GDP增長了7倍有餘,無論是經濟總量亦或是經濟增長速度都遠超烏克蘭。
烏克蘭在俄羅斯的幫助下,佔有了蘇聯當時30%的製造業、以及龐大的軍中企業,而且烏克蘭當時還駐有當時蘇聯的黑海艦隊,農業方面烏克蘭也是最強的。據當時預估,一旦獨立、烏克蘭的GDP能夠增加兩位數。可是待到烏克蘭真正獨立之後,由於能源方面的短缺導致其工業發展方面遇到了瓶頸。其與俄羅斯不斷惡化的關係致使俄羅斯不再願意收烏克蘭的產品,而烏克蘭的產品又在西方沒什麼競爭力度,導致工業產值不斷的下降。
反觀哈薩克斯坦,一個原本屬於中亞內陸、出了名窮的國家,在蘇聯尚未解體之前靠着蘇聯政府的補貼才勉強過活。待到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儀仗自己豐富的儲備資源,倒賣出口石油、天然氣、銅等自然資源。
而且哈薩克斯坦在外交方面一直執行者友好關係政策,特別是對於距離較近的俄羅斯在外交方面十分的關照。因爲當時哈薩克斯坦的領導人明白,雖然相比俄羅斯而言美國更強,但是美國同哈薩克斯坦距離較遠,很多事情上因爲地理限制無法插手,而俄羅斯就不同。正因爲這種極爲正確的外交思路使得哈薩克斯坦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現如今,原本有着極強資本、國家發展最受外界看好的烏克蘭變成了吊車尾,至今也沒有好轉的現象。而哈薩克斯坦則一直處於平穩發展的狀態中不斷的進步,並於政治方面完成了順利交接,這就進一步保障了哈薩克斯坦未來的發展將會依舊持續平穩的進行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