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新生早產兒出院回家的第10天,產科林莉副主任醫師、護士長鄭美花、新生兒科主任劉斌和護士彭麗貞掛念寶媽和寶寶情況,特地前往家中進行隨訪。這名早產寶寶的平安出生,充分體現了莆田涵江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的精神,同時也展現出了產科和新生兒科對於高危妊娠的規範管理和過硬的醫療技術,充分展示了我院在產婦和新生兒疑難危急重症搶救上的應急反應能力。

—“啊!你們怎麼過來了 ?”

—“我們來看看你和寶寶。”

—“太好了!我們回來這麼久,總是擔心寶寶太脆弱了,不知道要如何照顧好寶寶。”

▲林莉副主任醫師爲寶媽身體檢查

這是4月28日發生在莆田涵江醫院一位特殊的新生早產兒家裏的對話。這是新生早產兒出院回家的第10天,產科林莉副主任醫師、護士長鄭美花、新生兒科主任劉斌和護士彭麗貞掛念寶媽和寶寶情況,特地前往家中進行隨訪。

▲產科護士長鄭美花爲寶寶洗澡,

話說回來,這個32周就出生的早產兒,在媽媽的肚子裏時,就讓父母和醫生捏了一把汗。31周時就蠢蠢欲動試圖出來,讓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林莉副主任醫師不得不使出了將寶寶“塞回孃胎”的神操作!

“31周時寶寶肺部成熟度低、風險大、存活率相對低。”“延長孕周、加快寶寶發育是保胎的關鍵,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裏能多呆一天,就多一份健康的保障。”關鍵時刻,產科林莉副主任醫師與新生兒科的劉斌主任共同會診,正式啓動“保胎行動!”

延緩寶寶出生時間:用安胎藥“安撫”寶寶,並嚴密監測孕婦的各項生理指標和胎兒的情況,給寶寶補充“油料” ,讓寶寶在肚子裏踩足油門,快速生長。

未雨綢繆,備好後手:劉斌主任聯繫藥學部喻志勇主任提前準備好固爾蘇——這是一種預防早產兒的呼吸窘迫綜合徵的藥物。32周早產兒肺部發育還未成熟,缺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不能很好的進行空氣交換,容易導致呼吸窘迫綜合徵,呼吸困難,嚴重的甚至會缺氧窒息。寶寶一出生,立即爲其注射固爾蘇。

一切按計劃進行……

保胎的十一天,助產士監測到寶媽血性羊水,形勢危急,刻不容緩。林莉副主任醫師當機立斷,“送手術室緊急剖宮產!”兒科、藥劑科迅速“到位”同守陣地,等候新生。經過緊張的分娩,寶媽順利產下一名體重3斤的女寶寶。

劉斌主任立即給寶寶打了一劑“預防針”固爾蘇,隨即將嬰兒送進了NICU“溫室艙”【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進行24小時密切監護。

經過NICU醫護一週的悉心照料,寶寶平安出院啦!於是纔有了開頭的那一幕——10天后的上門隨訪。這個32周的早產小公主不僅是寶爸寶媽的心頭愛,也是涵江醫院產科與兒科的驕傲與希望。

▲劉斌主任爲寶寶查體

讓每一個孩子平安、健康出生,不僅是父母們的期待,更是醫護人員的心願和使命。這名早產寶寶的平安出生,充分體現了莆田涵江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的精神,同時也展現出了產科和新生兒科對於高危妊娠的規範管理和過硬的醫療技術,充分展示了我院在產婦和新生兒疑難危急重症搶救上的應急反應能力。

來源:莆田涵江醫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