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爷爷带大宝下楼玩,出门时两个人为拿挖土机还是泡泡机出门起了争执。

爷爷认为泡泡机里面的水还剩一些,想让大宝玩完。

可是大宝今天不想玩泡泡机,他跟小伙伴约好,要去一起去玩沙子。

于是我跟爷爷说让孩子自己决定,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老强迫孩子。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没一会的功夫,孩子就跑回来。

把挖土机放下,拿着泡泡机就跑了,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孩子怎么突然改变想法。

不过我心里觉得应该是爷爷说了什么,这样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

晚上孩子回来,我就顺带问了一嘴:“怎么突然又跑回来换玩具。”

孩子没有吱声,爷爷替他回答:“小孩子嘛,一会要这个一会要那个,这样很正常啊。”


听到爷爷这样的话,我心里十分生气,明明是爷爷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把责任推卸给孩子,这种错误的榜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算算跟公婆在一起住已经5年,平时我跟老公都要工作,大宝一直都是公婆照顾,大宝也很喜欢跟两老待在一起。

不过爷爷很多的育儿观念跟我们相差太多,为此老公总会跟公公吵起来,如果我参与他们,可能会引起家庭矛盾,为此我会尽量忍耐。


想到两个孩子未来可能受到爷爷的影响,我就夜不能寐,如果孩子学坏了怎么办?

01抓大放小

上一辈人的观念很难改变,如果公婆性格比较固执,那就更不用提跟他们沟通育儿技巧了,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照顾孩子。

晓茹的婆婆每次在育儿上有分歧的时候,总是大吵大闹,宝宝8个月的时候,因为晓茹的一句话:“妈,不要总给宝宝的粥里放酱油。”

婆婆生气之下,收拾东西一声不吭就走了。


晓茹只能跟公司请假,给老公打电话,老公则觉得晓茹小题大做,让晓茹自己请婆婆回来。

平时晓茹也体谅婆婆带孩子的辛苦,但是每次孩子做的粥,都要加酱油,说没有味道孩子就不爱吃。

有时候晓茹买的菜,只要是婆婆自己不爱吃的,她也不会给孩子做。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已经发生了无数次,每次晓茹稍微提一下,婆婆就给她变脸色,这次晓茹心里不舒服。


婆婆明知道最近公司忙,晓茹经常加班,这是要故意做给晓茹看,于是晓茹就直接打电话给公公。

还好晓茹的公公明事理,了解事情的前后,表示会说婆婆,并尽快让婆婆回去,同时也让晓茹平时多多体谅一下婆婆。

在坚持大原则的情况下,婆婆有些地方做得不好的地方,晓茹就当没有看到,婆婆性格固执,现在让她改她也改不了,就不要试图改变婆婆的观念。


02尽量多陪伴孩子

现在工作压力大,父母都需要工作,迫不得已只能让父母代劳,孩子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但是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由别人代为照顾的孩子,一定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创伤。

爷爷奶奶会对孩子过于溺爱,但是这种爱是深厚、淳朴的,不带任何杂质的,虽说老一辈在育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有时间就多陪伴孩子,发现问题就及时纠正孩子一些错误的习惯。

上班期间孩子放心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下班就及时从父母手上接过孩子,可以让辛苦一天的爷爷奶奶休息一下。

在孩子的事情,我们应该尽量多参与一些,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公公婆婆,回头又抱怨他们错误的育儿观念。


03遇到分歧,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我们跟爷爷奶奶一样,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我们总是直接说这不对那不对,老一辈会出现不耐烦,甚至是听不进去,那么我们该怎么跟父母沟通呢?

①吓一吓

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婆婆担心孩子头会睡扁,特地给宝宝买了个婴儿枕头。


我们跟婆婆解释,宝宝的颈椎目前发育还不成熟,枕头现在还不合适宝宝,但是婆婆就是不听。

于是老公特地请了他做医生的朋友上门,朋友故作惊讶地说:“你们怎么给孩子用枕头呢?不知道这样会增加新生儿猝死的几率!”

送走了朋友,再回头看看宝宝,那个枕头就不知道去哪里了,再也没有见过婆婆再拿出来过。


②老公强硬的态度

有不少婆婆在媳妇面前趾高气扬的,但是在自己儿子面前却是另外一幅面孔。

萌萌每次跟婆婆提意见,婆婆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可是换做老公去说,婆婆改变的态度端正,立马就进行纠正。

萌萌看到这样的婆婆,也觉得哭笑不得,在育儿上面的冲突,如果智取不行,不妨交给老公,让用刚硬的态度来解决。


虽然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老一辈的性格也不一样,这样的技巧并不能在每个老人上奏效,既然选择让爷爷奶奶过来帮忙带孩子,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