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雖然不是所謂的“主流歌手”,但他在內地歌壇絕對可以佔得一席之地,唱功在那擺着,好聽的歌曲一大把,並且嗓音極具特色,刀郎若是被邊緣化,那這所謂的“內地歌壇”可能就不是正宗的歌壇了。但一直以來,無論是歌星,還是歌迷,都想把刀郎排除到主流歌壇之外,認爲他的歌曲登不上主流音樂舞臺,並且透着土氣和地域特色。

我想說,持這種觀點的人,本身就不主流,缺乏一顆包容的心,更無法正視自己的問題。就拿某瀋陽女歌手來說吧,她的歌還不錯,嗓子也很好,但說話、做派,以及有時一些所謂的“觀點”,特別貽笑大方。就這種自身難保的“現狀”,這位女歌手還能大言不慚地說刀郎這不好那不好的,真是讓人服氣了。殊不知,刀郎在某種程度上比她厲害,但刀郎甚至從未回應過這位女歌手!

刀郎剛出道的時候,特別是唱紅《情人》時,一直聽港臺和歐美音樂的我,對他不是特別“感冒”。但經過後來的一首首經典歌曲,再看看他的擁躉上千萬,我開始重新觀察刀郎……他確實有自己的市場,你無法忽視他的存在,他的音樂非常具有特色,他對大西北的推廣力度已經超過了王洛賓。

不僅如此,“永遠25歲”的譚詠麟也覺得刀郎是中國流行音樂極爲稀缺的人才,所以特意來內地,與刀郎展開合作,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迄今爲止,能讓“譚校長”這麼“上趕着的”,內地歌壇唯有刀郎。

其實,我說不說這些,大家對刀郎在中國內地歌壇的地位都心知肚明,那是必須佔有一席之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