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誉为“提案大户”的潘碧灵连续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每年的提案都绕不开生态环保领域,一直驰而不息在为国家及湖南的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问题建言献策。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国“两会”,潘碧灵贯之“提案大户”的称号,结合疫情热点、环保本职、党派特色,潘碧灵准备了《加快建设系统、强大、独立的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幼儿园的影响亟待重视》《激发职业院校活力,服务乡村振兴》《新冠病毒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需精准施策》等6份提案。

原标题:(视频)潘碧灵:十余年“环保人”的“履职答卷”丨委员作业本·委员说

编者按: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一年,全国政协委员们如何写好委员作业?政协云、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委员说·委员作业本——2020全国两会委员履职实录系列报道”,递交委员履职作业。

委员说·潘碧灵

潘碧灵: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主委、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履职主题】

为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

【履职之路】

如果用三个词语总结自己2019年的政协履职工作,潘碧灵说是“忙碌”“充实”和“收获”。

“忙碌”充溢着潘碧灵的整个2019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作为第一位走上“委员通道”的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鼓与呼;5月,参加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调研组赴海南、江西调研;7月,赴青海开展“三江源”和“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调研……

在满满当当的行程之余,潘碧灵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撰写成“两会感悟”“提案建议”“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手记”“会议发言”等,长达10余万字。今年春节期间,潘碧灵从大年二十九晚上开始,通过新闻、微信群了解到民众的关切,根据疫情发展、疫情暴露的短板等问题,撰写了10篇社情民意。

潘碧灵"委员通道"讲话聚焦长江生态环境

写作、记录成为了潘碧灵履职工作的一部分,他说,“只有用笔记录每天的感受,落实‘两会’精神才有方向,履职工作才会有动力。”这些文字讲述着这位“老全国政协委员”和“老生态环保人”的履职故事。

2019年3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次“委员通道”开启,潘碧灵用4分钟时间讲述了长江流域水质发生的变化和各方作出的努力,他告诉世界,毛主席诗词中所描绘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美好,即将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被誉为“提案大户”的潘碧灵连续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每年的提案都绕不开生态环保领域,一直驰而不息在为国家及湖南的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等问题建言献策。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国“两会”,潘碧灵贯之“提案大户”的称号,结合疫情热点、环保本职、党派特色,潘碧灵准备了《加快建设系统、强大、独立的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幼儿园的影响亟待重视》《激发职业院校活力,服务乡村振兴》《新冠病毒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需精准施策》等6份提案。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疫情后如何思考?潘碧灵说,“疫情本身带给我们许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包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疫情暴露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短板等问题。”

对于如何加快建设系统、强大、独立的公共卫生和防疫体系,潘碧灵建议,要加强公共卫生和防疫组织领导体系、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疫病医疗救治体系、疫情检验检测体系,同时要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公共卫生防疫资金和物质保障体系、公共卫生防疫信息系统建设。

在履职笔记中,潘碧灵写道,“我一刻也不敢懈怠,一年下来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也从未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秉着这份初心,潘碧灵用实际行动书写好了每一年的“委员作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履职答卷”。

履职体验

希望在2020年,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