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肺腑之言:這4類父母,就算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天下所有的父母無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人中龍鳳,爲此花費大精力去培養孩子似乎已經成爲了現代生活的主流教育方式。報培訓班興趣班是最常見的,更有甚者辭去工作專心帶娃。不得不說父母們爲孩子做出的犧牲是很大的,但今天要說的是北大的著名教授指出,如果是這樣的家長,做出再大的犧牲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也是小几率事件。

第一種是不讓孩子獨立的家長。

這樣的家長在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更爲常見,出於對孩子的疼愛恨不得所有事情都爲孩子安排好。而孩子也完全不用爲生活小事擔憂因爲家長都一手包辦了,他們只需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即便是長大離家了也會因爲不會打理生活而沮喪,事事依賴他人,遇到困難不會想到如何解決而是向誰求助,完全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試想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孩子又要怎麼要求他得到真正的鍛鍊和成長,要讓孩子變得能幹還是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有應對的能力,因此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多動手和勤于思考,使其擁有獨立意識,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只有親身參與的事情才能增強認知感。

第二種是對孩子不守信的家長。

日常生活中家長都會爲了讓孩子努力學習達到目標而做出承諾,獎品不一可能是玩具也可能是一次出遊,什麼獎勵不重要,但說出來的話要是總不能做到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壞的影響。孩子會覺得是不是還不夠棒纔沒有獎勵從而不自信,也不願相信別人也不願意付出。除此之外,家長對他人做出的承諾沒有兌現也會被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上,所以說家長的模範作用會使孩子對其他人有失信的表現,有樣學樣孩子也會覺得許下的承諾是不需要兌現的。這樣的孩子又要怎麼要求他做到爲人正直,擁有良好的品德,優秀也就無從談起。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家長可以做到"言必信",如果時間或有其他的原因導致不能如期兌現承諾,也要如實的將原因告知孩子,同時和孩子商量對策。這樣一來孩子還是可以認識到誠信的重要,同時也學會了如何理解他人以及遇事之後的補救措施。

第三種是總愛和別人比較的家長。

相信多數人小時候都被一個"鄰居的小孩"折磨過,比不上那個小孩的成績還比不上那個小孩懂事乖巧,總之就是方方面面都是別人家孩子最好。家長認爲將孩子同他人對比可以激發挑戰的心態,從而奮起努力,但事實卻是孩子越來越自卑,或者忤逆家長。要知道失去信心的孩子是沒有幹勁的,讓孩子優秀,成爲領頭羊就變成了無稽之談。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是對自我認可的,而這種認可正是來源於家長的肯定,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世界上沒有一樣的。因此家長只有對孩子多加以肯定而不是和別人家孩子的比較,同時找到孩子突出的一面加以讚賞,孩子纔會更自信和努力變好。

第四是愛把自己想法強加給孩子的家長。

有這樣一個笑話,一位母親因爲孩子學習差說孩子是笨鳥,孩子不開心回答:世界上有這樣三種笨鳥,第一是先學飛還不會的,第二是覺得飛太累的,母親好奇"所以第三是什麼笨鳥?""第三種最煩人,自己飛不了就下個蛋要孩子使勁飛。笑完過後家長還是要思考自己是否有時就變成了這樣的"笨鳥",因爲種種原因自己沒能成爲很優秀的人,於是就對孩子強行施加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但卻忽略了孩子的自身情況意願。孩子想學書法家長非讓他去學跆拳道,孩子不喜歡的家長非要逼他喜歡,這樣的背景之下孩子是很難發揮自己潛能的,因爲他是被施加壓力去做某事。想要讓孩子有所發揮小編的建議是將孩子放在與自己對等的位置交流他的愛好並加以引導和培養,這樣孩子學的東西是自己喜愛的,他也會盡可能努力去學出結果來。

這幾類家長不能說沒有對孩子用心,相反正是因爲太用心,"關心則亂"。小編認爲,培養孩子是一件耗費精力心思的事情,想法和方法對了可以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出衆,反之孩子就會以消極的態度應對事物發展。如果覺得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哪裏似乎不對可以對照文章看一下,有疑惑的地方也可以在下面留下你的評論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