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本也多金!看民國著名贗本大家,趙浩公的畫以假亂真

趙浩公原名浩,字浩公、士毅,號牛口、石佛等,齋號甚多,比較出名的有無所容居、趙倚樓等。


他在民國摹古造贗本無數,真假難辨,是當之無愧的“贗本大家”“畫俠““多金畫人”。

趙浩公一生作品無數,只廣東省博物館所藏就有60餘件/套趙浩公繪畫。這些作品顯示了趙浩公深厚的繪畫藝術功底和高超的繪畫技藝。


在諸體之中,趙浩公最擅長花鳥山水,它的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色彩絢爛清雅,典雅秀麗,人物形象既流暢華美又充滿活力,採用了宋院體畫風與宗法北派風格,讓人過目不忘。

後期作品則更爲純熟老辣,線條流暢,收放自如,遒勁有力,繪畫技藝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趙浩公14歲時就在廣州一家裱畫店裏做學徒,學習裝裱和臨摹古畫。誰都不曾想到一切的輝煌已經從此刻拉開了帷幕。

趙浩公18歲時師從南名家王竹虛,並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從此以後,趙浩公的繪畫水平尤其是仿古摹古能力大增,甚至可以以假亂真,出神入化。

在21世紀上半葉的廣東畫壇,對於趙浩公之作僞,可謂衆人皆知,甚至連京滬等地的一些古董商也曾找上門來請其作僞。


一時間,聲名鵲起。時任孫中山祕書的林直勉甚至計劃資助趙浩公,並將其作品參加國外巡迴展覽。

趙浩公作僞賣僞,還有一個願望就是通過賣出假畫而將真跡留在中國。趙浩公臨摹古畫,也是恐怕它消滅,目的在於傳播名跡,技術高超,真假難辨。


在近代廣東畫壇上,趙浩公堅守與傳承中國傳統繪畫,尤以仿古摹古見長,其創作的一系列國畫作品,既是那個時代廣東畫人進行國畫探索與實踐的優秀成果,也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同時,其臨摹、作僞的諸多作品,對於古代名跡的傳播來說,亦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此外,作爲廣東國畫研究會的領袖人物,趙浩公組織和參與的一系列美術活動,如籌辦畫展、編輯出版畫冊等。


對於振興與維護傳統國畫,研究和發揚中國藝術之傳統,擴大傳統國畫在粵港澳地區的影響,以及促進近代廣東畫壇的多元發展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這也就使得趙浩公成爲近代廣東美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人物。

縱觀趙浩公生平,從平凡坎坷到功成名就。他由一名裱畫店裏的小學徒成名爲一位中山大學的國畫教授;由一無所有到擁有省城廣州數幢樓房。

逐漸走向人生的制高點。並且趙浩公通古摹仿製畫, 真假難辨,能矇蔽不少行家,是由裝裱小徒起家成長起來的一位丹青妙手奇人。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