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亨就在朱祁鈺病重期間,開始動用自己手上的權力,和于謙、徐有貞等人一起從蒙古帶回了朱祁鎮,重新擁護他爲明帝。如果朱祁鎮昭告天下,當時自己被抓的時候,于謙沒有舉全力去救自己,也沒有按照祖宗規矩立自己兩歲兒子爲皇帝,反而推立了朱祁鈺,這就是謀反,因此,現在明英宗殺了于謙,才能爲自己正名。

大家好,我們的飛哥採風另一種意境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由於徐有貞的說法有理有據,又關係到自己的面子,明英宗在完全明白于謙是無辜的情況下,將他斬首了。“重成仁,輕殺身”,可憐爲了國家勞心勞肺的于謙,就這樣死在了奸臣手上。
明朝從建立到宣告終結,這個屹立了200多年的王朝,經歷了幾次起伏,還面對各種叛亂、外侵,在這個過程中,是許多忠臣一起撐起了已破敗不堪的明王朝,一直拖延到最後一刻。
最爲有名的應該就是來自杭州的張煌于謙等,可是這兩位最後的結局都太過慘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于謙,他的最終結局爲何會這麼悲涼?
圖片:明朝臣子劇照
在於謙的家鄉,有一種說法是他的出生本來就是個傳說。據說,于謙出生之前,他的父親曾經夢到一位神仙說因爲種種原因要報恩,因此讓文天祥轉世來到他的家中。
長大後的于謙不僅活潑可愛,而且聰明好學,大人隨便出個對子,他就能不費吹灰之力接上,當時鄉親們親眼目睹了這個神童的表現,都紛紛相信了轉世的說法的真實性。
于謙是不是真的文天祥轉世無從考究,但是于謙的聰慧是真的舉世無雙,之後考取進士,入朝爲官,于謙在鄉親們的期盼中長成了他們希望的模樣。
圖片:年少時聰明好學的于謙漫畫
于謙在官場上嶄露頭角,還是在隨同明宣宗一同評判朱高煦之亂的時候。
據說當時雖然漢王叛亂,可是要征討他必須有理有據,于謙一點也不客氣,措辭嚴謹,抑揚頓挫,一一道來,硬是把朱高煦說得老淚縱橫悔不當初,最後明宣宗順利降服了朱高煦,而於謙也從這個時候開始獲得了皇帝的信任。
可是,在於謙的職業生涯中,他並沒有因爲自己的兢兢業業,爲了大明事無鉅細的考慮,而獲得他應有的獎勵,甚至還無法安度晚年,最終無辜被害,這一切居然是由於他太忠誠,太正直,得罪了這兩個人。
圖片:于謙劇照
明英宗在位時,明朝已是外憂內患,蒙古族又屢屢進犯,朝廷卻沒有幾個忠心的大臣,大部分都是主和派,並且說實話,這個朱祁鎮並不是個聰明的領導人,朝政全部聽從宦官王振的主意。
在王振的唆使下,朱祁鎮帶領二十萬大軍貿然出兵攻打瓦剌軍。在土木堡時被瓦剌打敗,精銳部隊功虧一簣,明英宗也成了階下囚,被困在蒙古。
這個消息無疑讓朝中剩下的官員崩潰,有些人居然主張棄都逃跑,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徐有貞。
徐有貞是一個有些歪才的人,但是他生性好大喜功,在星象上很有些研究。當明英宗被抓之後他並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反而發表了星象論,試圖說服大家遷都到南方。
當時這個想法遭到了衆人的恥笑,于謙甚至不客氣地反駁:你們都忘記了宋朝南渡亡國的事實了嗎?之後這個遷都的建議沒有被採納,而徐有貞在於謙的印象裏一直都很不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于謙
徐有貞的運氣還是很好的,之後代理皇帝朱祁鈺死了,這個時候石亨和其他大臣想辦法接回了朱祁鎮,徐有貞提前知道這個消息,就硬是加入到這個計劃當中,之後成功迎回朱祁鎮,此後徐有貞居然官至宰相。
這個時候的徐有貞就開始在朱祁鎮面前說于謙壞話,並且還努力說服皇帝:于謙,必須死!
因爲當時確實是朱祁鈺在位,不管之前如何,上一任皇帝朱祁鎮的迴歸無疑還是篡位啊,想要讓朱祁鎮的迴歸變得名正言順,必須要有個人來背鍋,這個人就是于謙!
如果朱祁鎮昭告天下,當時自己被抓的時候,于謙沒有舉全力去救自己,也沒有按照祖宗規矩立自己兩歲兒子爲皇帝,反而推立了朱祁鈺,這就是謀反,因此,現在明英宗殺了于謙,才能爲自己正名!
圖片:成功迎回朱祁鎮劇照
二、不肯拉幫結派,得罪石亨
需要對於謙的死負另一半責任的就是石亨。石亨作爲明朝將領,迎接回朱祁鎮這件事上確實有着汗馬功勞。當時朝局穩定之後,于謙等人建議要將朱祁鎮接回,可是朱祁鈺這個時候已經當上了皇帝,怎麼肯輕易讓出帝位?因此朱祁鈺百般推脫,甚至暗中使了些手段希望朱祁鎮回不來。
石亨就在朱祁鈺病重期間,開始動用自己手上的權力,和于謙、徐有貞等人一起從蒙古帶回了朱祁鎮,重新擁護他爲明帝。因爲這個大功,朱祁鎮給了石亨無限榮耀。
可是石亨並不滿足自己的權力,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希望于謙能和自己站在一條戰線,於是還在朱祁鎮面前說要給於謙的兒子封爵位。
只是耿直的于謙拒絕了這份殊榮,並告訴朱祁鎮,石亨這個人太看重功名,相當自私,處處爲自己謀私利,作爲一個大臣實在不合格。這話傳到了石亨耳朵裏,讓石亨氣得不行。
因此當徐有貞提議殺了于謙來爲朱祁鎮正名的時候,石亨也在旁邊煽風點火,最終在公元1457年,在崇文門外于謙結束了自己清廉、一心爲國的一生,臨死前他寫下了《石灰吟》,憤然表達了自己的冤屈和不滿。
如今這首詩也成了小學教材的必背詩集!
圖片來源於網絡:《石灰吟》
石亨之後也因爲自己的貪婪,不斷的挑釁君王的忍耐,最終因爲自己的貪心被朱祁鎮抄家。到了明孝宗時期,在許多忠臣的建議下,明孝宗爲于謙正名,並追贈他爲太傅的稱號。
即便是死後殊榮,也希望能夠告慰于謙的在天之靈,也能夠告訴世人:忠臣絕不能被隨意冤枉。到了現在,在杭州、山東等地依然有許多百姓祭拜于謙,希望他的精神能永垂不朽。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