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英国脱欧对于英国的影响和当时一战对于奥匈帝国的影响是一样的,引爆了英国国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苏格兰寻求独立,北爱尔兰寻求更大的自治权甚至和爱尔兰合并。脱欧的英国和一战前奥匈帝国的异同。

大家好,我们的信爷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奥匈帝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一百多年前因为在一战中战败,导致帝国崩溃,分裂为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分裂成捷克、 斯洛伐克两个主权国家)三个主权国家。而反观今日脱欧后的英国,和当时崩溃前的奥匈帝国国情是极其的相像。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奥匈帝国崩溃之因,以及英国脱欧后的危机。
英国越来越像奥匈帝国
1918年11月11日,以德国为代表的同盟国在一战中战败,作为同盟国之一的奥匈帝国再也压制不住国内的民族矛盾,帝国境内一系列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奥匈帝国自此永远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作为欧洲的主要国家之一,已经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存在于欧洲大地上几个世纪了,1867奥地利帝国接连在意大利统一战争和普奥战争中失利,其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因此境内各民族要求自治的声浪也日益高涨。有呼声要求帝国改为联邦制,也有认为匈牙利应该独立的意见。帝国境内的各个民族纷纷要求参政,并且提出自己的主张:
1. 二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
2. 三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安德拉西设想的方案)
3. 三元帝国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所有斯拉夫人,费迪南大公设想的方案)
4. 五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
5. 五元帝国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奥地利帝国境内捷克人与波兰人+匈牙利帝国境内克罗地亚人与罗马尼亚人)
6. 七元帝国方案一(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
7. 七元帝国方案二(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乌克兰人等所有其余民族)
除了第一种方案以外,其余的都因为奥地利皇室和匈牙利贵族的反对迟迟无法生效以至于最终被废除。百般无奈之下,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匈牙利相妥协,建立了共主邦联——奥匈帝国,以避免帝国的分裂。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改革后的奥匈帝国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国内的民族矛盾,一战的失利使得矛盾彻底爆发,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大地上最为强大的帝国在短短的几天内分崩离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奥匈帝国的崩溃是似乎因为在一战中的失败。但是几个世纪以来帝国内部一直存在着分裂国家的势力在其国土上活动,要求国家进行改革,并在1906年提出了一个"大奥地利合众国"的方案,其目的在于奥匈帝国的联邦化并解决其境内严重的民族问题。可惜这个设想并没有得以实施。
奥匈帝国的崩溃
而今天,正式国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英国像极了一战前的奥匈帝国,熟悉英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英国其实是由4部分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其中苏格兰一直在寻求独立,并于2013年进行了独立公投,除了苏格兰,北爱尔兰孤悬英国本土之外的爱尔兰岛,也一直在寻求和岛上的另一个国家爱尔兰合并,剩下一个威尔士本来没有独立的倾向,但是在英国投欧和苏格兰公投的影响下,其支持独立的政党开始崭露头角,在议会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也正在向独立迈进。英国内部的种种问题随着脱欧带来的动荡而爆发,或者说脱欧更像一个催化剂,催化了脱欧之前英国就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两区皆大比数支持留欧。而根据近月的民调,如果英国脱离欧盟,将有更大比例的两区民众支持脱离联合王国,以保欧盟成员地位。种种迹象表明,英国即将步入奥匈帝国的后尘。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列强之一,欧洲大陆国土面积第二的奥匈帝国,其在一战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很惨。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奥匈帝国就决心以此"契机"来和宿敌塞尔维亚算一算总账。于是主动宣战欧洲小国塞尔维亚,并且前后两次集结军队入侵,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并且损失惨重。而且在1915年意大利转投协约国后,奥匈帝国并未建立起实质性的战线,还被意大利拖住了40个师的兵力。随着漫长的4年战争之后,奥匈帝国的食物以及各种资源告罄,帝国的无能激起了国内民众的反叛情绪,他们希望能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而执政的君主在面对国内兴起的左翼派系、自由派系以及极端民族主义者时无能为力,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派系使得战后的奥匈帝国四分五裂而不复存在。
其实分裂对于奥匈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几个世纪以前是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着这个国家和神圣罗马帝国,匈牙利并不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1687年,哈布斯堡王朝动用了很大资源才从奥斯曼帝国把匈牙利夺走,并纳入自己的版图。而随着奥地利帝国的威信下降,不得不在1867年答应匈牙利的要求,提出了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恢复匈牙利王国传统的地位(法律上和政治上),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的二元君主制帝国,即奥匈帝国。在最鼎盛时期,奥匈帝国包含了德国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乌克兰人,意大利人,波兰人,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正是因为塞尔维亚人为了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而在萨拉热窝刺杀了费迪南大公,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奥匈帝国内部不仅民族问题很多,工业革命也落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一个时代,虽然在奥匈帝国君主专制的统治下工业化、现代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战的爆发,这一切都破灭了。显而易见,一战并不是奥匈帝国的崩溃的主要因素。一战只不过是引爆了早存在于奥匈帝国内部的问题。
脱欧的英国和一战前奥匈帝国的异同
把一个历史事件直接套用到另外一个历史事件上其实是有点不是很切合实际,但是将简单的各种因素归结为一次事件爆发也是对于历史事件极不负责。其实英国脱欧仅仅是一个特殊的政治事件,和一战相比,他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大。但是英国脱欧对于英国的影响和当时一战对于奥匈帝国的影响是一样的,引爆了英国国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苏格兰寻求独立,北爱尔兰寻求更大的自治权甚至和爱尔兰合并。
苏格兰之于英国就像匈牙利之于奥地利帝国,对于各自的国家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双方的关系都非常紧张。而不同的是,作为被奥地利征服的匈牙利当时寻求的仅仅是高度的自治权,而当奥地利帝国给予了匈牙利自治权之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匈牙利和帝国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和英格兰有着历史渊源的苏格兰是以平等的身份签署的《联合法案》,苏格兰根据《联合法案》与英格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的一部分,同时保持相对独立。而在合并后的三百多年以来,苏格兰要求独立的呼声未曾中断。
而奥匈帝国国内紧张的民族问题和英国在对待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的问题上何其的相似。1998年4月由英国和爱尔兰政府签署的《贝尔法斯特协议》使得这一地区得到了短暂的和平,但是英国的脱欧行为将会大概率的破坏这份和平。这些年爱尔兰共和国和北爱双方边境地区的人民自由来往,一些人每天住在一个国家,上班要到另一个国家。上班在一国,下班去另一国喝酒聚友看亲戚。而这一切都即将成为历史,但是这对于英国来说是无所谓的,就像奥匈帝国对于塞尔维亚与南斯拉夫的一些要求漠视一样。无论是英国退欧还是奥匈帝国的建立,都建立在无视人民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对于奥匈帝国来说高于一切,而对于英国来说脱欧也高于一切。
最后,我们应该更有兴趣地关注奥匈帝国和英国君主制之间的相似之处。 这并不是因为两国都是君主制国家,而是因为奥匈帝国的倒数第二位君主——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近68年的时间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统治时间不相上下。那么长的时间使得君主制和君主个人之间有了强烈的联系,而当君主死亡时,会使君主制的变得非常的脆弱。这就是时间的力量。1848年继位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86岁高龄的时候因肺炎驾崩。他的死亡也标志着帝国的末日也即将到来。一旦老皇帝去世了,而民众对于其继任者却没有这么多的情感,很容易的就能推翻他。
我相信伊丽莎白女王的去世也将是如此。君主制在英国是一种受欢迎的制度,但同时也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英国王室很多传统的礼节、仪式,已经被英国甚至世界上的民众当做表演来看。英国君主制度能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的支持,纯粹是伊丽莎白女王当政期间对于君主制度的改造,甚至可以说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个人魅力。如果随着伊丽莎白女王的去世而导致英国君主制度的消逝,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觉的很奇怪。
英国的命运注定了么?
作家彼得?希钦斯在接受记者欧文?琼斯采访时,曾有一句名言:英国完蛋了。在目前的发展轨道上,我倾向于同意他的观点。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提出的原因——英国丧失文化认同感,使得这个国家仅仅是一块土地,没有任何东西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相反,我认为,事实恰恰相反。英国在文化、时间和经济上都四分五裂,而这个国家的许多有权势的声音(包括首相)却在吹捧一个不断瓦解的英国例外论神话。这样的故事除了在现代世界中是不现实的之外,对于英国现在这样一个多面的国家来说,没有耐心,也没有灵活性。
但这一神话不仅缺乏灵活性,还掩盖了改革的必要性。英国精英心态的核心是我们最著名的座右铭——保持冷静,勇往直前。在这种学说下,稳定是应该的,而混乱则是偏离的结果。这掩盖了现实——如果英国出现稳定的局面才是例外,这些人安慰自己说,苏格兰或威尔士不会通过公投脱离英国,而忘记了要把酝酿中的运动变成占主导地位的运动,只需要足够强大的变革催化剂。
但英国还是有希望的。奥地利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身边一些学者奥雷尔·波波维奇于1906年提出了一个拯救奥地利的计划:大奥地利合众国。根据这项得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支持的提案,帝国将成为一个按种族划分的联邦。奥匈帝国的君主将继续掌权,但是奥地利将丧失对帝国的绝对拥有权。可惜的是这一伟大设想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实施。
对于今天的英国,也应认真考虑类似的建议。英国退欧暴露了英国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其过时的宪法——基本上没有成文的规定,而且很难在哪里找到。下议院使用过时的术语让普通公民感到可悲的,而未经选举产生的上议院的继续存在令人震惊。还有就是人们也不愿将真正的决策权下放给地区,或解决地区投资不平等的问题。
现在似乎只有一个联邦化--甚至是邦联化--的联合王国适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联盟中的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在某种级别上拥有平等的代表权。虽然英格兰的人口比联邦内的其他国家多得多,但只要联邦是由这四个地区组成,它们就必须被视为平等的伙伴。
其次,英格兰东南部与英国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表明,将伦敦市中心的利益与米德兰兹(、西北或东北地区的利益等同起来,是多么完全不合适。此外,像康沃尔这样的地区保留着凯尔特人的传统,使人联想到一种独立于英语之外的民族身份。 因此,一个由地区组成的联邦可能比一个由国家组成联邦更有利于联合王国。
最后,英国政府必须尽可能地将权力下放到地方,而不是试图将权力集中到威斯敏斯特。这可能意味着废除君主制,当然也可能是重新定位君主制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结语
事后看来,奥匈帝国的崩溃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不可能提前知道的,即使有可能知道,也不能成为不尝试学习治国之道以应用于当代世界的借口。英国脱欧危机只不过是该国国内存在已久的紧张局势的催化剂。如果这些催化剂得不到彻底的改革--就像奥匈帝国那样--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什么都不做那就只能走向毁灭,而只有正确的认识到我们的挑战才能使我们免于被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