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賀涵的後半生爲何不選擇唐晶?

賀涵這種一出場,就能贏得萬千少女心的形象,到後期,劇情把他逐步推向“渣男”角色的演變,雖然傷透了唐晶的心,但也恰好說明了:

愛情就是一種奇妙的東西,當你以爲它穩定,它卻變化得特別快,眨眼間就可以愛上另一個人,當你做好心理準備以爲它會變化,卻維持了十年之久。

有一種不會結婚的情感,叫賀涵和唐晶。

賀涵和唐晶之間的亦師亦情人的關係,相信在很多女孩子心目中幻想理想的愛情:男友帥氣多金,知識淵博,爲人有品位有內涵,處處爲你解決問題,細心中還別具小浪漫。

別人家的男朋友有錢只會俗氣花幾萬元買名牌,而他卻會花幾萬元買空運魚生做料理討女友開心

最難得,能夠像人生導師,一步步指引工作和生活,守護着你成長。

在合理範圍內跌倒,他會引導你,在外界侵犯你時,他又會及時挺身而出。

以致很多女人在高呼:這樣的男友給我來一打。

可是即使那麼讓人豔羨的一對金童玉女,爲何最終還是無法修成正果?

一、唐晶:缺乏安全感的人,越愛越退卻。

唐晶,一個非常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整整一部劇裏,沒有涉及太多她過去的生活細節,也不清楚她的原生家庭如何,但是我可以想象,她是一個非常缺愛的人,這樣的人格,在未來的生活中會不斷利用各種方式去尋找愛,當沒有遇到真正愛她的人之前,她是無法貿然敢進入婚姻的。

看似她與賀涵之間,只是因爲一些耳聞的“緋聞”而沒有結婚,但是真實的是,她不敢面對賀涵的“不確定“。

但凡有一丁點的不確定感,就會讓她陷入恐慌狀態。

賀涵與薇薇安之間的一丁丁曖昧,足以讓她懷疑數年;

在賀涵相約訂婚的晚上,僅僅因爲薇薇安自說自話的一些刺激性話語,她也沒有去查清楚,卻直接選擇逃婚消失。

甚至在賀涵愛上了子君的時候,她追出門外對賀涵說:我想象過無數次我們分手的場景,我在想,你有一天會愛上怎樣的女人,我在想我們的分手怎樣才能夠體面一些,然而,最令我想不到的是,這個人居然是子君。

本來我對子君這個角色還是挺欣賞的,可是當唐晶這樣精靈般的女子在遭遇這樣的事情,我內心也爲她默默心疼。

最狗血,是男友愛上自己的閨蜜。

這樣的劇情換誰都不能心平氣和去面對,然而,回看她的每一句話,她都在表達她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她內心深處,感覺這份感情始終不屬於她。

一個始終對愛退卻的人,如何能敢於投入身心去面對愛呢?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當一個人內心焦慮,自小缺愛,就會演變成缺乏安全感的模式,即使她遇見幸福,後期也會因爲種種原因而將這份幸福消滅,因爲由此至終,她始終認爲她不配這份愛,當愛離開,她纔會認爲是最合理的結局。

這是一種潛意識行爲,也會伴隨着人的各種行爲。

唐晶也是一直處於這種模式,不斷的“作”,把賀涵一次又一次的往外推,用各種方法驗證了賀涵是足夠愛她的,她纔敢在一起。

二、賀涵:愛的模式,也許只是一種仰視感。

賀涵愛上子君,看似是一個神奇的逆襲。

畢竟羅子君這麼一個長年居家“叼婦”型,離異之後,還能突破傳統的命運,找到一個比前夫更優秀的男人,而這個男人,居然還是閨蜜十年都無法修成正果的男朋友。

從劇情的角度,看似勵志的模式,一個女人,被老公拋棄之後,努力成長爲一個職業女性,是值得尊重和鼓勵的,然而,刨除劇情創造需求,其實點亮了隱藏在很多人心中的僥倖心理,當你遇到谷底的時候,真的有一個這麼優秀兼人生導師的人出現來拯救你嗎?也許真的未必。

這也許只是瑪麗蘇心態的女人的一種意淫。

賀涵這種精英階層愛上羅子君,從另外層面來看,也許他愛上的不是羅子君,而是一種被別人仰視的感覺。

賀涵熱愛當人生導師,十年前唐晶剛畢業的時候,就是他一手帶起來的,甚至他還對唐晶說過一句話:你就像我的一個精心打造的作品。

在賀涵內心深處,他是被自己所感動了,因爲他“愛上”的這個人十分優秀完美的人,就是他一手培養起來的,作爲男人,他有一百種可能性會將這種視爲愛。

因此,他纔會向唐晶求婚,宣佈自有權。

然而,當他認定的事實,被羅子君事件顛覆了,看着這樣一個無助又可憐的女人,他又恢復到最初的狀態:他要再親手創造一個完美的作品。

從此,羅子君的人生難題,在他這裏得到完美的解決。

賀涵又再一次面臨這種被人仰視的感覺,這種感覺與他以爲愛唐晶的感覺如出一轍。

他愛的模式,也許只是他自我感覺良好的仰視感。

三、愛得不夠,到哪裏都是障礙。

有人說,唐晶和賀涵都戀愛十年了,爲一小三而分手,真的太惋惜。

可是,即使沒有出現薇薇安、羅子君,按照他們這樣的愛情模式,還會其他個“子君”來擾場。

兩人愛得不夠,這是最致命的。

賀涵十年來,一直沒有向唐晶求婚,除了一方面的確唐晶很要強,也缺乏安全感,老是把他往外推,不信任感佔據了感情的上風。另一方面,還是要道出很多人不願意面對的一面:

如果一個人真想和你結婚,他會想方設法去面對種種障礙,只求和你在一起。如果一個人十年了還沒和你結婚,那你一定不是他要結婚的對象。

他想結婚的人,不是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