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为此将晨晨送到了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的医生查看晨晨的病情后判断:磁力珠已引起肠道穿孔破裂,无法经内镜取出,需手术治疗。术中,医生发现,晨晨的小肠破裂穿孔高达7处,共取出彩色磁力珠52颗。



一名3岁的小男孩晨晨(化名)因误吞52颗彩色磁力珠,致肠道破裂穿孔多达7处,医生施肠切开术将52颗磁力珠悉数取出。

前不久,晨晨妈妈从网上选购了一款“网红”玩具磁力珠。该玩具可拼接成各种形状,网传可开发智力。晨晨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购买了1000余颗磁力珠。晨晨在与姐姐抢夺玩具的过程中将磁力珠吞下。

妈妈发现后急忙带晨晨到就近医院查腹部平片,觉得小磁珠光溜溜的可能会顺着大便排出,但接连复查几次,均显示小磁珠位置未发生变化。家人为此将晨晨送到了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的医生查看晨晨的病情后判断:磁力珠已引起肠道穿孔破裂,无法经内镜取出,需手术治疗。于是,立即完善术前检查,为晨晨安排了肠切开异物取出术。



术中,医生发现,晨晨的小肠破裂穿孔高达7处,共取出彩色磁力珠52颗。手术顺利,现在患儿恢复良好。

据了解,磁力珠,又称巴克球、魔力球。它可以通过孩子的想象力组成不同的图案,常被当做益智玩具。这种看似益智的玩具却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般玩具的磁力为50高斯,而磁力珠材质采用特殊的金属使其具有很强的磁性,高达4000高斯的磁力,一旦吞下后,磁力会将肠管壁吸引,夹住肠壁,引起肠管通畅受阻,患儿可出现腹痛、呕吐的症状。早期因症状不典型,患儿不能自述病情,容易耽误治疗,时间一长肠管缺血引起穿孔破裂,危及生命。近年来,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消化道异物的患儿越来越多,近几个月,已接诊十余例误食巴克球的患儿。

医生提醒:磁力珠产品信息里表示适用年龄是14岁以上。因此,广大家长在购买玩具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玩具。另外,一旦发现误吞磁力珠,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超 张黎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