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劇來說,它可能是目前世界電視劇行業最強的存在,

不論是“私生子之戰”那樣電影級別的戰爭場面,

還是實現《我的天才女友》、《使女的故事》這樣優質文學作品的影視化。

或是《絕命毒師》、《毒梟》這樣編劇創造出的一個魔幻又現實的世界,

還是《上載新生》、《瘋子》、《黑鏡》這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又能觸及我們心底柔軟又真實的科幻作品,

都呈現出了各種類型、多語言、文化交融的模式。

近年來,網飛和HBO也推出了很多小語種作品,

泰劇《禁忌女孩》、挪威劇《外來者》、韓劇《人間課堂》、《王宮》、西班牙劇《紙鈔屋》......

在美劇流水線的製作下,依然能夠符合東西方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現狀。

當然,美劇也有“失手”之時,

比如,橫空出世的英劇《黑鏡》第一季,

它將社會階級、媒體底線、自覺和婚姻裏的隱私與自由和未來高科技結合在了一起,給人一種“震驚”的決定觀感。

然而,自從《黑鏡》第三季被網飛買下版權後,

我們就再也感受不到英版《黑鏡》那種震撼、驚豔的既視感,

反而成爲了美劇流水線的標準模板:對人性醜陋的揭露,難以逃脫的LGBT、政治正確。

完美的美劇流水線,也很難複製不同國家基於自身文化而映射到影視作品上的亮點,

比如韓劇的含蓄、純美,讓人害羞到臉紅的愛情,

法劇那種冷清卻又浪漫、瘋狂的迷人特質,

以及英劇那種讓人“震耳欲聾”的反轉與優雅氣質。

而咱們無與倫比的國產劇,最擅長的可能就是“宮鬥劇”,

從經典的TVB《金枝欲孽》,到將宮鬥打造成了近乎正劇的《甄嬛傳》,再到“靈氣電影演員”周迅主演的《如懿傳》……

“宮鬥劇”有一種華麗優雅又清醒剋制外表下隱藏的人性鬥爭與人生無常的真相;

就像張愛玲所說: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

看似輝煌的人生,往往暗藏着最悲涼的底色,華美的袍子人人可見,蝨子唯有自知,

華麗與淒涼矛盾共存,是咱們“宮鬥劇”的美與涼。

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宮鬥劇”就顯得沒那麼深刻了,

《都邑王朝》裏的宮鬥只是慾望與權益,《步步驚心麗》是太多愛情偶像劇的味道,

《維多利亞》過多關注着“女權”,反而缺失了女人在王宮裏的侷限。

精彩的“宮鬥劇”中的女人,不應該是“開掛的大女主”,

她必然是要有人人都知道的“缺陷”和沒有退路的地步的,這是“束縛”的遊戲,但也“越束縛,越自由”。

而曾出品過《使女的故事》這樣短小精悍女性劇集的hulu,

最近打造了一部新古裝劇集:

《凱瑟琳大帝》

故事講述的是俄羅斯女帝的歷史,由澳大利亞和英國兩國合作,

由艾麗·範寧與尼古拉斯·霍爾特主演,

兩位都是好萊塢新生代演員“高顏值”,但演技上,還稍顯不足。

尤其是艾麗·範寧,連文藝導演伍迪·艾倫也難以“拯救”她的演技,

在《紐約的一個雨天》中,她飾演了一個想成爲記者的鄉村暴發戶女學生,

但演技過於浮誇,擠眉弄眼,搶戲得很。

這一次,讓艾麗·範寧主演俄羅斯的傳奇女帝,自然會備受爭議,

這位葉卡捷琳娜大帝在歷史的地位等同於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中國的武則天,

作爲女性統治者推翻父權壓迫、對外擴張領土,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這簡直就是真人版的“大女主劇”,還捨去了讓人厭煩的宮鬥、愛情,

然而讓艾麗·範寧這樣的偶像派小花來主演,並且是擅長拍短劇的hulu出品,還沒上映就讓劇迷提出來疑問:

這樣青春短劇的配置,能否拍出這位女性大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嗎?

果然,《凱瑟琳大帝》一播出就不是正劇、史詩劇的範兒,

糖果色的畫面、少女心的劇集,儼然是一部小妞歷史劇,內核則是諷刺的喜劇。

《凱瑟琳大帝》講述了女皇的崛起,以及她和丈夫的關係,

凱瑟琳10歲時被介紹給了彼得,作爲歐洲皇室使用婚姻控制國家間政治聯繫的工具,

兩人婚後生活動盪,傳聞稱都有婚外情,

在他登上俄羅斯王位僅6個月後,凱瑟琳組織反對者推翻了他,開始了自己34年的成功統治。

表面上,《凱瑟琳大帝》是一部野心勃勃講述俄羅斯女帝的歷史正劇,

而實際上內裏還是艾麗·範寧這樣美式甜妞的歷史小妞劇,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部史詩級別的宮鬥歷史,那她絕對不適合你,

但如果想看一部顏值風格清新養眼、風格輕快、劇情下飯,不怎麼燒腦的歡脫女性宣言,那麼她值得一看。

不同於《維多利亞》那種古典優雅的英倫風,

也不是《都邑王朝》那種不乏野心陰謀的正野腹黑歷史劇,

《凱瑟琳大帝》有一種歷史劇少有的“糖果色”與“少女風”。

剛嫁入俄羅斯王朝的少女凱瑟琳,溫柔、純情、期待愛情,

穿着草綠色的清新拖地長裙,溫順的金色披肩發,送一隻雲杉樹葉給未婚夫,

然而接下來的劇情就開始顛覆“小妞正劇”的味道,

作爲國王的未婚夫,不僅言行粗鄙、放蕩形骸,有許多情婦、濫殺無辜,還對自己言行侮辱

初夜就喝得醉醺醺,然後徹夜未歸,

大火燒掉了自己建的圖書館,原因是女人不能看書,高興起來,就一槍打死了自己的“結婚禮物”一直可愛大狗熊,

“迪士尼公主”的夢幻被打破,開始晉升爲專心搞事業的女帝。

受過歐洲先進女性思想的少女凱瑟琳,

很快就決定要謀反丈夫的統治,開創女帝時代,

當然,這種劇集裏的宮鬥、謀反無法與咱們國產古裝劇的陰謀爭鬥相提並論,

國王的姑姑竟然帶着”外人”凱瑟琳去看國王的私生子弟弟,

我們都知道如果王國一死,這個私生子就是第一繼承人……

而私生子非常輕易就讓女主和觀衆見到,簡直讓我們跌破眼鏡。

劇裏的男女主角也是架空處理的,

少女凱瑟琳是歐洲顯貴的王室嫁到俄羅斯的政治聯姻工具,而出場時,除了有自由思想與愛看書、強辯論這樣的文化特質外,

對愛情的期待、善良與純真,被描述的好像迪士尼“不食人間煙火”的公主,

頗有一點架空歷史,將現代女性特質放到這個女帝少女時代身上的設定。

男主角則是共情能力低、只會縱情享樂的統治者,

雖然是反叛的帝王設定,但是從頭到尾一副又蠢又壞的樣子,沒有什麼可深挖的性格,還是略有一些單薄。

這可能是美劇拍攝歷史劇的通病,底蘊淺薄,

只能去照搬一些古代歐洲的思想作爲歷史思想,

劇裏的少女凱瑟琳本質上還是一個美國甜妞的性格,反抗、大大咧咧、愛幻想、有自由精神、不懂得收斂。

像《權力的遊戲》的珊莎,

那種嫁入別國,壓抑原本性格、扮豬喫老虎,又不忘狼族初心的深刻,

真實的宮鬥裏哪有真人秀互撕一樣的扇耳光、說髒話,

大家都是腳踩在冰刃上,步步爲營,你方唱罷、我方上場,

一出場就囂張的人,往往早就領便當,沉穩理智的人才能玩轉到最後。

因爲是俄國的歷史,

美式的價值觀與其相撞,還是缺少俄國曆史的壯闊感,以及皇族那種深沉、內斂、榮耀也不失陰謀詭計的複雜氣質,

結婚當晚,彼得送給了未婚妻一隻熊,這簡直就是對俄羅斯的刻板印象的外化表現,

贏了戰爭就摔杯子大吼,完全沒有什麼軍事基礎,也能多次贏得戰役,

(皇帝愚蠢、將軍肥胖窩囊)這是對俄羅斯軍事史的一種輕蔑態度。

而少女凱瑟琳,在衆皇族面前作爲外嫁來的公主,竟然一巴掌扇在慶功宴上,

這種淺顯的“美式互撕”放在歷史劇上,簡直顯得過於小兒科。

而少女凱瑟琳在有“篡位”思想時,

建造圖書館、人道精神、教育女性、進步主義這些現代普世思想弄到歷史劇裏就顯得過於美式理想主義。

就拿咱們有女主光環的穿越劇《步步驚心》來說,

一個有現代思想的女性、一個被皇上和所有皇子寵愛的貴族少女,也無法去撼動改變皇族的規矩和威嚴,

這不是個人力量改變一個時代一種規則的存在,

這種流傳多年的秩序和皇族統治就連有意識的一代帝皇都難以改變,更何況是一個外來的女性。

並且這些普世的進步思想,放在並不屬於歐美,在傳統中緩慢發展的依舊封閉但強勢的俄羅斯,也顯得違和。

所以,劇集裏的凱瑟琳僅靠一些普世的美式價值觀、和扇耳光置氣、與文官討論討論伏爾泰就密謀好造反,

過程還是太簡單了,

但作爲糖果色少女風“女帝劇”,《凱瑟琳大帝》也有她作爲下飯劇的好處,

有清新粉嫩的服道化,範寧梳着歪馬尾穿着潔白寬大的睡袍,

與各種玫瑰紅、水藍色花邊、金色刺繡、香芋紫絲綢的高腰露胸裙裝,還是美不勝收。

並且,劇情發展也很快,

在一集的時間內就將少女凱瑟琳從嫁入殘酷俄羅斯皇室的懷春少女“進化”成了有野心想重建女王帝國的隱藏事業女性,

將殘酷的權力鬥爭以一種幽默輕快,並且滿眼清新配色的服道化展現出來,

也算是一種突破了。

這位女帝像“迪士尼公主”,這殘酷深宮是夢幻糖果色,

本應該充滿權謀鬥爭的“篡位”卻是喜劇幽默,

一種夢幻少女的宮廷風,雖不能當俄國女皇正劇來看,作爲“小妞歷史劇”還算是有趣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