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這個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把孩子的翅膀剪斷還要求他必須得飛翔,正如我們不去了解父母的感受或者聽他們說話一樣,也沒有去體會孩子的心理感受。我們對於婚姻以及與父母兩代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應該怎樣去處理。

最近又看了一遍《囧媽》,這部戲是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黃梅瑩領銜主演,袁泉特約主演,賈冰、郭京飛主演,沈騰特別客串,歐麗婭等出演的一部家庭喜劇。

該片是徐崢”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講述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讓徐伊萬與盧小花母子回到了最純粹的相處模式的故事。

雖然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是,卻也折射出了很多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看完之後不由得令人深思。

我們對於婚姻以及與父母兩代人之間的關係究竟應該怎樣去處理?

  • 我們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

影片中,徐媽媽對於伊萬生活中的擔憂,伊萬對於媽媽的不理解。也正如我們在生活中之於父母, 他們擔憂我們的生活,擔憂我們的婚姻。

但是,卻不知從幾何時起,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開始小心翼翼,就像是我們工作中面對着領導一般的沒有底氣,輕言輕語。

而我們面對他們的時候,也變得越來越頤指氣使,越來越沒有時間和耐心,總感覺我們已經長大了,我不需要你的指指點點,我自己可以過得很好。

曾經我們在他們的面前都是純真的孩子,步入社會之後,漸漸的被名利燻得過於世俗。我們很少的去聽他們的聲音,也很少考慮瞭解過他們的感受。

那麼反過來思考一下,我們的子女我們又當如何來教育呢?其實是一樣的。

我們以愛的名義綁架他們,以自己的人生閱歷來左右他們的選擇,想盡辦法的讓他們活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什麼我都是爲你好,我喫過的鹽比你喫過的米都多。

等到他們步入社會之後,他們開始對於我們就如我們對待父母一樣,而我們也慢慢的變得如父母對於我們一樣的對於他們。

而這個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把孩子的翅膀剪斷還要求他必須得飛翔,正如我們不去了解父母的感受或者聽他們說話一樣,也沒有去體會孩子的心理感受。

因爲我們小時候就是這麼被父母教育過來的,對於自己的孩子就自然而然的認爲我的教育方式就是對的。這是我們中國家庭教育的通病,類似於家規,有着強烈的控制慾。

  • 我愛你,但是卻不是我想要的樣子。

近年來,80後、90後離婚率居高不下。因爲我們對待愛情,之於婚姻,總是有一種想法就是:不將就。其實在於個人看來,我們都越來越浮躁,想要追求完美愛人,就想着要把對方改造。

改造無果,就成了不適合。其實,這種愛是自私的。“相親相愛”應該是:對方想活成的那個樣子,恰好是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如果那個樣子不是自己喜歡的樣子,那麼就讓自己喜歡上那個樣子。

曾經看《愛情保衛戰》的時候,裏面就有這樣的故事:

女孩和男孩是大學同學,兩人戀愛之後,經過了最初的甜蜜之後。

女孩慢慢的發覺男孩與自己心中所想的完美愛人相距甚遠,於是開始有了成見。

男孩怎麼做都看着不順眼,於是就要求男孩改變,只是越變越不喜歡。

人都有對於控制慾的抗拒心理,非他心甘情願怎麼變作你眼中的最美的藍天。

於是,開始有了爭吵,男孩所有的付出以及真心都變得不值分毫。女孩也從未想過男孩究竟是否想要改變,也從未考慮自己是否應該爲男孩作出一些改變,且很自然的忽略了他心裏的感受。

其實無論愛情還是友情,可能都難免面臨“曲終人散”的時候。但是這不是“還有沒有感情”的問題,感情應該還是有的。只不過大家當初都是因爲對彼此的好感真心走在了一起,曾互相陪伴、也曾互爲依靠。

但是如果有一天,彼此之間無法再相處下去、無法再互相體諒,相處變成了一種折磨傷害的時候,那“分開”也許是最好的結果。我們都希望成爲更好的自己、也需要適合的人陪伴在身邊。誰都有追求“自己認爲的那個幸福”的權利。

所以如果他不是你想要的樣子,那麼請還他自由,各自放手。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改造他,改造完了之後,他不是他,你也不是了你。

其實,現在的我們無論於親情也好,愛情也罷。我們都缺乏溝通,總以爲我不說你也應該懂。社會快速的發展,我們步子太快,靈魂跟不上腳。總是不願付出時間與耐心去陪伴,去了解。

就像劇中出現那兩隻熊的時候,伊萬與媽媽拼命的想要的保護對方,這是母親對於兒女毫無保留的愛,也是兒女對於父母的愛最真誠的回報。

最後,伊萬撤銷了對於張璐的惡意競爭,且送上了最真誠的祝福。愛你的人總歸是希望你好,既然不能再擁抱,那麼就放手微笑。

愛不是讓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愛,也不是控制與索取;而是接納與尊重。無論是對於父母,愛人還是子女,都應該是這樣的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