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飛哥裁縫鋪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莫爾茲比港是澳大利亞北方海域唯一的交通要地,是通往澳大利亞的必經之路,如果佔領了它就可以切斷美國跟澳大利亞的聯繫,失去外援的澳大利亞就會不戰自亂,日軍就能從容佔領澳大利亞。莫爾茲比海港不但是海港,還能作爲空軍基地,美國如果控制這裏,就能把這裏當做軍事基地,不但可以通過丹比爾海峽北進,還能以此爲基地對日本各地進行空襲。
因此,莫爾茲比海港對雙方都成爲性命攸關的戰略要地,雙方都投入巨大兵力,孤注一擲要戰勝對方。莫爾茲比港爭奪戰結果如何?這場爭奪戰從1942年4月開始,到1943年4月結束,歷時整整一年,在附近海域爆發了大小戰鬥上百次,最終日本付出了慘重代價卻並沒有如願以償。衆所周知,日軍戰鬥力很強,此戰也志在必得,爲什麼最後沒有拿下莫爾茲比港呢?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日本內部意見不統一。
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打擊珍珠港,佔領東南亞諸國,連連得手後,海軍決定一鼓作氣,拿下澳大利亞,徹底將英美軍隊趕出太平洋。但是陸軍方面堅決不同意,覺得澳大利亞不但沒有價值,而且佔領後還需要大量軍力維持,有點得不償失。所以,當海軍要求陸軍再派遣8個師團支援海軍的時候,而陸軍方面表示反對。因爲當時中國戰場兵力喫緊,兵源不足,捉襟見肘。
陸軍總部反而要求把南方派遣軍中的軍隊抽出五分之一到中國大陸和日本本土。到底該怎麼辦,兩個部門僵持不下。衆所周知,日本海軍和陸軍本來矛盾就非常尖銳,勢同水火;到了關鍵時刻更是互不相讓,不肯妥協。最後經過激烈爭鬥後,陸軍的要求沒有如願,海軍的要求沒有被全部滿足,進攻新幾內亞東南端莫爾茲比港的兵力先天不,一開始就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二、日軍後勤供應被掐斷消耗太大。
日軍在前期勢如破竹佔領了所羅門羣島的幾座島嶼,但新幾內亞島地處炎熱的赤道地區,高溫多雨,蚊蟲衆多,各種疾病病流行。日軍在島上挖的防空洞遇到長時間的降雨到處都是積水,再加上盟軍空襲,日軍只能泡在水裏硬挺着,惡劣的環境加上肆虐的蟲蚊,日軍很多士兵很快就感染上各種疾病,心理崩潰,減員嚴重。而由於美軍的跳島戰術,日軍補給線被掐斷,士氣低落,戰鬥力下降,不戰自亂。而同樣遇到這種情況的盟軍,因爲後勤供應充足,醫療條件優越,就不存在這種情況。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雙開7\文章列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軍爲何沒能攻下新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964
三、日軍喪失制海權。
中途島海戰和珊瑚島海戰後,日軍海軍損失慘重,失去了制海權,在太平洋上處於被動。日本離澳大利亞本土太遠,失去制海權就意味失去制空權,日本漫長的補給線非常容易遭到美軍空襲,這樣前線日軍物資供應短缺,戰鬥力不用說就受到影響,缺醫少藥、彈盡糧絕、餓肚子的日軍不失敗就怪了。
四、實力懸殊。
新幾內亞島上的日軍數量雖然有10多萬,但美軍揉入的兵力就有10,加上澳大利亞投入的十多萬兵力,遠遠高於日軍的兵力。尤其是日本轟炸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之後,澳大利亞羣情激憤,不到一千萬人口的澳大利亞竟然動員了80多萬國民參戰。澳大利亞兵力絕對佔優,還有主場優勢,日軍再能打也贏得不了戰爭勝利。
五、日軍密碼泄露。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密碼本遺失被美軍繳獲後破解,而日軍一直到戰敗多年才知道此事。所以說從那以後,日軍的每次行動麥克阿瑟都瞭如指掌、在第一時間得知。珊瑚島海戰和中途島海戰,雖然山本用兵如神,帶麥克阿瑟都從容化解,多次伏擊日本艦隊。莫爾茲比海港爭奪戰,日軍的軍隊調動美軍當然未卜先知,牢牢掌握主動權。綜上所述,因爲日軍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也不佔,所以儘管此戰中戰績還湊合,但最終沒有贏得勝利。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