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頭頸部CT血管成像(CTA)是頭頸部血管病變診斷及長期隨訪的首選無創影像檢查方法,在如今我國腦梗死疾病高發的形勢下,頭頸部CTA正在發揮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臨牀中如何實現更高的CTA圖像質量,對於充分發揮頭頸部CTA作用至關重要,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在CTA掃描方案選擇、碘對比劑選擇以及圖像重建與後處理等方面多做考慮。

頭頸部CTA地位愈加重要

不同掃描方案略有差異

頭頸部CTA是目前診斷頭頸部血管病變、觀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變以外疾病血供來源的重要影像方法,是目前頭頸部血管病變診斷及長期隨訪的首選無創影像檢查方法。在如今我國腦梗死發病率較高的現狀下,頭頸部CTA在頸動脈狹窄等常見疾病的診斷中發揮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根據掃描方案,頭頸部CTA可分爲常規CTA、雙能量或能譜CTA以及低劑量CTA,此三類掃描方案雖然方式不同,但掃描效果大同小異。區別在於,相較於常規CTA,雙能量或能譜CTA能夠提高顯影效果,減低一定的輻射劑量。低劑量CTA則能夠進一步減低輻射劑量,減少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總之,臨牀中要在滿足診斷需求的前提下,儘量減低輻射劑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掃描方案。

高濃度碘對比劑常受推薦

高濃低粘效果佳

頭頸部CTA臨牀實踐中,保證高質量影像和降低輻射劑量是兩大需要兼顧的問題,而選擇合適的碘對比劑對於解決該問題至關重要。由於需在一定的掃描時間內保證足夠濃度的碘對比劑,因此臨牀中推薦選擇(320-400)mg/ml的高濃度碘對比劑,尤以濃度370 mg/ml爲常用。以碘普羅胺370爲例,該碘對比劑濃度接近400 mg/ml,且具有較低的粘度,不僅能夠滿足臨牀診斷需求,還有助於降低注射流率,從而有效降低注射血管破裂與對比劑滲漏風險,改善患者體驗,因此高濃度碘對比劑更受臨牀青睞。

精準診療時代

圖像重建與後處理亦不可忽視

在如今精準診療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的時代,頭頸部CTA由於能夠協助臨牀診斷與治療前準確評估因此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頸動脈狹窄的臨牀診斷爲例,CTA可準確評估頸動脈近遠端管徑、斑塊、動脈壁情況等,對於頸動脈狹窄長度的判斷將指導支架型號的選擇。

爲達到更加精準的診斷效果,CTA圖像重建和後處理則顯得尤爲重要,目前CTA後處理的方法有容積再現(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比較來看,容積再現主要用於三維立體觀察血管情況,可多方位、直觀顯示腦動脈與周圍組織器官的空間解剖關係。多平面重建是目前臨牀上應用最廣泛的後處理技術,尤其適用於觀察動脈瘤的形態與載瘤動脈的關係,挑選最佳顯示動脈瘤的位置圖,測量瘤頸、瘤的長徑和短徑,指導臨牀手術夾閉動脈瘤。曲面重建可直接顯示血管管腔情況、血管的形態和變異、斑塊性質及相應血管狹窄長度和程度,進行斑塊分析,測量血管狹窄率等。最大密度投影則主要應用於動靜脈畸形,其對顯示供血動脈、畸形血管巢、引流靜脈及與周圍結構的三維空間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上述幾種後處理方法均各有利弊,選擇哪種方法亦或聯合不同方法取決於臨牀實際需求。

提高圖像質量的幾點竅門

提高頭頸部CTA圖像質量的關鍵在於增強動脈顯示,減少靜脈顯影對動脈顯示的影響。要做到這一點,除了上文所述選擇濃度爲高濃度碘對比劑以外,還需要關注掃描時機和注射方式。掃描時機的選擇上,可根據經驗進行判斷,比如在掃描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時,通常在注射對比劑後22~25秒時進行掃描,此時碘對比劑濃度較高,顯影質量較好。也可藉助掃描設備或第三方軟件精準到秒實時測量動脈內的對比劑濃度。在選擇哪兒靜脈注射對比劑時,建議採用右臂靜脈注射,最大限度減少靜脈對頭臂動脈及左側頸內動脈顯示和評估的影響,保證動脈顯示效果。

長按下方二維碼,觀看鮮軍舫教授精彩視頻

本視頻由拜耳支持

僅供與醫療衛生專業人士進行學術交流使用

PP-ULT-CN-0630-1

聲明:

您正在參加的“頸動脈閉塞狹窄臨牀關注點及CTA專家共識解讀”視頻授課專場,系由中國醫學論壇報壹生APP(下稱“壹生”)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拜耳公司】”)共同合作的,旨在爲相關醫療衛生專業人員提供專業醫學知識內容。該專業醫學內容,僅爲醫學專業人士提供,非醫學專業人士不可獲得課程內容。

若您同意觀看本場視頻內容,您需向壹生提供身份認證,您將提供您的姓名、醫院、科室等個人信息,以供壹生審覈您的身份,審覈通過的,即可參與本次視頻觀看。

同時您在授權進入本視頻時,我們可能會自動收集您的非個人身份信息,並可能把非個人身份信息用於我們的商業目的,例如數據分析;審計;欺詐檢測與防範;完善、升級或改進線上專區的服務等。非個人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於:

· 您的系統和設備信息、網絡服務器日誌、IP地址、Cookies等;

· 您觀看視頻的相關信息,包括使用評論的內容以及您的觀看日期與時長等;

感謝您的參與,使我們能更好地服務於中國醫生。

編輯整理丨中國醫學論壇報 戈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