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懼內”也算一種傳統,只是每個人的觀念不同,對待“懼內”的態度也就不一樣。有人覺得自己的老婆自己寵,大丈夫能屈能伸,哄老婆開心沒啥大不了;也有人覺得男人怕老婆很丟臉,說出去都不好意思。第二種情況更加偏向傳統文化心理,今天就說一個“懼內”故事。
古人懼起內來,現代人恐怕也要“甘拜下風”。隋文帝楊堅,中國唯一一個離家出走過的皇帝,離家出走的原因是他老婆把他寵幸的宮女殺了,隋文帝不敢跟老婆吵架,氣呼呼地騎着馬跑出宮跑了十幾里路,大臣們在後面拼命追,場面一度十分搞笑。
一般來講,“懼內”丈夫的妻子多半是容不得丈夫納妾的。不過俗話說得好,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既然妻子不讓納妾,那我偷偷在外面養個外室不就行了嗎?其實這種事也很有風險,遇到了厲害的妻子,估計養外室也是養不成的,比如東晉權臣桓溫,就打過這種小算盤。
桓溫的先祖大家應該很熟悉,三國時期,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了曹爽的權,桓範堅定地站在曹爽那邊,被司馬懿給滅了。萬萬想不到,桓家的後人在晉朝又光耀了起來,比如桓溫的父親就是有名的東晉忠臣,死於平叛,備受衆人尊敬。桓溫靠父輩也靠自己,逐漸崛起。
然後他當了駙馬。晉明帝把女兒南康公主許給他,兩人很是恩愛了一段時間。不過,南康公主是皇后生的嫡女,又是長女,身份極其尊貴,性格相當豪烈,不拘小節,有男人一般的果決氣概。時間長了,桓溫覺得夫妻相處起來有點累,他就想找個溫柔如水的女子做妾室。
可想而知,南康公主不會讓他如願。《晉書》記載,桓溫怕南康公主鬧事,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暗中養了外室,金屋藏嬌。而他藏的這個女子,正是後漢末代皇帝的親妹李氏。桓溫帶兵出征,把後漢給滅了,他看到李氏的容貌,驚爲天人,立刻將她帶回了晉地。
李氏就在建康(東晉京師)住了下來。沒過多久,南康公主身邊的侍女打探到這事,轉頭告訴了主子,聽了彙報後的南康公主暴怒,拍桌而起,直接拿刀跑去了李氏的住所。哪曉得一進門,就看見李氏坐在那不緊不慢地梳理頭髮,她的樣子美麗柔弱,“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南康公主一下看呆了。這時李氏轉過頭來,一看這情景哪有什麼不明白的?她急中生智,眼淚直落:“妾國破家亡,本該葬身,苟延至今已是極限。如今日赴死,亦爲平生所願。”南康公主看到李氏“梨花一枝春帶雨”的模樣,也忍不住感傷起來,放下刀,上前抱住了她:
“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出自南朝宋·虞通之《妒記》)兩個女子互相感懷身世,抱頭痛哭,場面開始失控。侍女看情況不對,馬上提醒公主,南康跟公主這纔回神,安慰了李氏幾句後就離開了,李氏憑藉示弱逃過一劫,桓溫聽說以後,也不得不佩服李氏的機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