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专业技术方面的,但是作为看番多年的肥宅还是能说几句话的。

《大圣》和《哪吒》在宣传方面有个共同点,就是有相当多的“自来水”观众。因此上映期间你经常能听到“我已经三刷/四刷了”的发言。(流浪地球上映期也出现过)

一般来说,大量电影的宣发都是铺天盖地,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哪怕剧是烂剧,都得在宣传上砸钱。但是大圣和哪咤上映的时候感觉没有哪个平台着重宣传过,基本上都是真人安利的。(你能信哪咤竟然是我大姑安利给我的吗)在宣传上不卖力一般就不能被大众所“看见”,从侧面也能看出来,这是因为剧方的经费不足以及在影视市场上话语权过于微弱。

迪士尼不可能缺钱,更不可能没有话语权,现在国产动漫在资金和话语权上都太弱了,这也就造成,制作出的作品无论多优秀都比不上日本美国这种完整动漫产业链下生产出的影视作品。

但是讽刺的是,大圣和哪咤还都是曾经不被投资方重视的影片,而且这些年杀出来的优秀作品反而是曾经无人问津的工作室搞出来的……那些有钱有宣发的国漫反而是顶着“情怀”的名字在恰烂钱。

在恰烂钱的动漫的陪衬下,你就会发现大圣和哪咤的优秀,但是说实话,个人觉得这两个片子确实不错,但是还不够好,它们还有瑕疵,完全不能跟现在的迪士尼作品相提并论。(这不是唱反调,是实话实说)

且两部片子能看出来中国3d动画还是在西方3d动画的路上摸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因为有“大圣”和“哪咤”两个东方ip让人遗忘了这个问题。

国漫真的很奇怪,它不像以2d动漫为主的日本,也不像以3d动画为主的迪士尼,它全都要。这也就造成大量2d国漫学日本,好多国漫的画风都是差不多的,一点国漫自己特色都没有。(这些年有自己特色画风的国漫能说出几个?《那兔》《凹凸世界》、《刺客伍六七》、《大理寺日志》《来吃红小豆吧》……少之又少)甚至这些画风及其相似的作品的制作方是谁你都分不出来,经常让人怀疑是不是披着中国动漫皮的日本A-1(还不如A1,至少人家有拿的出手的作品而且每部动漫画风还都不一样呢)

15年《大圣》上映,19年《哪咤》上映,进步是有的,但是还不够,国漫还是只借了层皮还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这就像写文章和画画,要先去模仿别人的文风和画风,然后才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现在国漫还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呢,怎么跟人比?

从《大圣》上映后的“国漫崛起”,到《哪咤》上映后的“国漫仰卧起坐”,有很多人事实上已经对国漫不抱幻想了。不是说这两部作品不好,只是对于看过许多好作品的人来说它们并没有大家吹得那么好。在自家吹吹就好了。身为一部付费的影视作品,优秀是必须的,为什么四年过去了,国漫怎么还跟小娃娃一样非得被人宠着哄着呢?

相关文章